人民城市,更新力量|一群80后、90后、00后,如何让这个黄浦江边的60后小区重焕新生?
2024-03-1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图(除署名外)

“欲借江波荡俗尘,登临我亦拜春申。怒涛一派推山倒,可有乘风破浪人。”这是清代闵行镇才女李媞所写的《东阁观潮》,描绘了其在某年农历八月十八当日,登临东庙湾春申阁一睹黄浦江涨潮的胜景。而东庙湾所在的位置,正是现在的闵行区江川路街道的河东小区。

作为2023年闵行区首个开工的“美丽家园”综合修缮工程,河东小区即将完工交付,而这仅仅是这个老旧小区美丽蜕变的一个开始:一群80后、90后、00后,正在持续发力,让这个黄浦江边的老旧小区由表及里,重焕新生。

  // 四大难点问题,就是更新重点 //  

“‘东滩社创’‘东滩青年’‘东滩公益’……你的拿铁上面想要哪一种图案呀?”“东滩·汇客厅”之茶咖空间的主理人小费拿着一沓拉花图案模具热情地问道。8元一杯美式、11元一杯拿铁的“初心咖啡”是这家开在河东居民区党群服务站里的店铺给到本地居民和外来客人的特色福利,而这些洒在咖啡上的Logo正是跟随这次更新应运而生的社区服务品牌。

为何取名“东滩”?原来,“东”字来自河东小区,“滩”字源于小区东面原本的小渔村的一片滩涂,而这里还有另外一个别名:“水上威尼斯”。

“一年半前,我带着美丽家园项目的任务调到这里,初见时的情形依旧历历在目。”河东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邵宁回忆道,“当时,有居民调侃说,邵书记,欢迎来到江川的‘水上威尼斯’,我还不太明白,直到经历了‘梅花’台风,看到江水倒灌、‘水漫金山’的场景。而即便不是台风天,只要是下雨天,小区里就会出现小雨堵车、大雨积水、暴雨看海的问题。好在,现在经过‘美丽家园’改造,这些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但是,作为一个混合型、开放式的老旧小区,河东小区依旧面临着交通难、内涝重、环境差、设施旧的难点问题。如何一一破局,是这名新上任的年轻书记急需解决的头等大事。“瞄准这些短板,协调区域力量精准对接。区交通委、区房管局、区司法局携手街道社区管理办、城建中心、司法所等职能部门报到,江川司法所所长主动请缨兼任河东第二书记,赋能基层治理。另外,上海交通大学多个学院作为河东‘美好社区合伙人’,陪伴式工作、参与式赋能,为小区建设也提供了更多优质的方法和思路。”邵宁说道。

随着美丽家园项目进度条的不断推进,修缮老旧破损房屋、完善路网架构、提升小区环境、优化停车布局、实施小区闭合式管理等项目都一一落地,小区的样貌焕然一新。另外,结合黄浦江岸线打造的具有地域文脉特征的景观滨水通道、新建的党群服务站也都渐入佳境。软硬治理的双提升,让距离打造一个有风景、有温度、有条理、有活力的小区的目标越来越近。

  // “更新”的社区,更“新”的生活 //  

城市更新,不只是带来颜值的变化,还有内涵的丰富,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

和许多老旧小区一样,河东小区居民老龄化程度也颇为严重,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已经占了将近一半,也正因此,在邵宁看来,在“更新”社区的同时,也应该创造更“新”的生活,从而激发活跃度,加大凝聚力。

“你知道吗?现在我们所在的‘东滩·汇客厅’是利用之前社区闲置的‘边角料’变身而来的。” 邵宁透露,“我们通过‘百日行动’,走访居民、汇总诉求后,决定将这里重新布局,合理规划,打造成为集食堂、茶咖、阅读、亲子、健身、影音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社区公共生活空间,以满足居民对社区生活的美好向往。” 

据介绍,除了“东滩·汇客厅”外,还有“东滩·议事厅”“东滩·办事厅”和“东滩·展示厅”总共4个独立区域一起构成迭代更新后的河东社区党群服务站。“东滩·办事厅”是一站式综合服务大厅,目前已经开放集体办公,为居民提供日常服务,同时还配备了智能化一体机等智能设备。而即将改造的“东滩·议事厅”和“东滩·展示厅”则将为居民提供议事、法治空间、社创、文化交流与展示的场所。

在“东滩·汇客厅”的黑板墙上,记者看到了好多幅充满青春活力的涂鸦,原来,它们都是出自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的学生之手。早在之前的试运行阶段,这里就已经展开过各种各样的社区愿景活动了,这些作品就是当时留下的。最近,这里还在进行一个“啄木鸟计划”。

那么,什么是“啄木鸟计划”呢?河东居民区团支部书记何慧皓告诉记者,河东小区经美丽家园项目改造,居民楼外观已焕然一新,但一根根电线杆却像是患了病的树木,杂乱不堪,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不仅影响美观,还容易成为行人和车辆的撞击障碍物。因此,河东社区居委会与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GAN Studio”学生工作室共同发起“啄木鸟行动”,邀请专业设计师和居民参与设计和改造电线杆,成为“电线杆医生”,营造安全美好的社区氛围。2月下旬,河东社区已召集了一次居民意见征集活动,居委、业委、物业、居民代表等讨论了电线杆存在的问题及初步改造方向。3月初,学生团队组织共创活动,与居民和周边中小学生共同产出了20多个方案。目前,河东社区居委会通过微信公众号、楼道微信群等渠道,进一步收集居民建议。预计3月下旬组织开放日和方案路演,进一步确定设计方案。

受访者/图

“团支部以‘青闵君工作坊’和‘青春社区’为点,紧密结合社区实际,在党建引领下,深挖资源,让其逐渐发展成为团组织联系青年的桥梁,为社区治理持续赋能。在这次的更新中,青年中心也被纳入其中,‘社区+青年中心+青年达人+青闵君工作坊’四位一体的自治模式正在形成。”何慧皓说道。

  // 00后遇见60后,为更新注入创新 //  

“何书记,听说小区里改建的那几栋人才公寓这个月就要正式对外供应啦,到时候有机会在东滩·汇客厅里一起搞搞青年人的交友活动呀,我儿子目前还是单身。”业委会主任施老伯乐呵呵地说道。河东小区最早的一批房屋建造于上世纪60年代, 施老伯就是在那个时候随父母搬进来的,在这里住了大半辈子,如今他的儿子都已经30岁出头了。小区这几个月来的变化,他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不光是硬件设施上的更新,还有年轻人群的加入。

宋东瑾是其中最为特别的一个,作为上海交通大学设计学院的一名青年教师,2022年夏天,她被邵宁邀请到小区开展社会实践教学工作。也正是从那个时候起,她和这里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仅运用设计创新思维助力社区工作,还在地营造,将自己的专业知识以实际行动融入到社区治理中。结合交大设计学院设计系党支部活动,策划师生参与到美好社区实验室建设,组织“百日行动”“沙盘行动”等活动,发挥专业优势为社区赋能。

结合专业课程的社会实践需求和设计学院优势,师生们聚焦社区未来的闲置资源利用最大化和健康老龄化两大问题,提出了诸多有建设性的解决思路。比如,如何利用有限的公共空间为大家提供可以用废旧材料把自己想法实现出来的工坊;设立社区咖啡馆为老人和残障人士提供更多接触社会的机会;在社区里发展中草药种植从而加强居民的主动健康意识……围绕如何打造河东社区品牌建设,提出了增强社区活力、激发居民能动性的100个可能。

当记者采访到宋东瑾的时候,她刚结束将于今年7月举行的上海交通大学国际暑期创新实践夏令营的筹备会议,这次的主题为:健康老龄化,河东小区正是其中实地调研环节的重要站点。宋东瑾告诉记者,临近毕业季,她已经收到了好几个大四学生,以老旧小区城市更新为背景的高质量毕业设计。

比如,陶依怡同学的主题为《面向循环型社区营造的商业展陈材料在地化再利用设计》。她告诉记者,自己在之前的走访中发现,不少居民在小区里违章搭建一些小空间,比如为了方便聊天,搞一个凉棚,既不美观又不安全,同时又看到大量优质展陈材料变成垃圾增添城市负担。所以这次想通过设计废旧展陈材料在地化利用来增加一些城市家具,来满足社区居民的日常社交需求。目前,第一批废旧商业展陈材料已经运到了小区,就在记者采访的当天,几位居民已经和陶依怡进行了第一次的实地共创,在接下去的一个月里,这些城市家具将以多方共创的方式进行原型制作。“我是在大三开始接触到这个项目的,经过两年的实践,很多方法得到了验证,很多想法也在河东小区得到了落地。作为一个青年,可以在城市更新中发挥自己的价值,也特别有成就感。”陶依怡表示。

采访临近结束,邵宁带着记者穿过小区,来到闵行滨江走走:“你看左边,那里是江川最早看到日出的地方,借着这次更新的契机,我们将在这里打造一个观日台,同时摆放一些江川的老物件和新文创,留住乡愁,展望未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文、图(除署名外)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