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首创的“校长作业”,发现了哪些“好老师”的故事?
2024-03-19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今年寒假,宝山区教育系统首创“校长作业”,以校(园)长、书记讲师德师风故事的形式,积极选树身边的榜样,共收到了141位校(园)长、书记撰写的163个鲜活故事。2024年宝山区师德师风建设推进会上,交了“作业”的校长们走上台,讲述起了他们心中“好老师”的故事。

小学初中老师接力呵护

孤独自卑学生找回自信

宝山区馨家园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于海波,讲述了学校小学、初中老师接力,细心呵护一名学生的故事。

馨家园学校是一所公办九年一贯制学校,小燕子(化名)是初中部的一名女生。在她小学三年级时,父母双双获罪服刑十余年,年幼的她与爷爷一起居住。

“爷爷患有中风,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听力几乎丧失,无法有效履行监护人的职责。内向、敏感的性格以及被动的人际沟通方式,使得小燕子几乎没有关系要好的伙伴,而且因为成绩并不优异,原本就缺乏自信的她更显孤独和自卑。”小燕子的情况老师看在了眼里。小学阶段的班主任杨晓莉是位年轻教师,却用深厚的师爱给了小燕子无微不至的关怀,并记录下了近30页的家访手记。

小燕子升入初中后,爱的接力棒交到了初中部班主任许杰手里,但杨老师对她的关爱并没有停止。小升初衔接时,杨老师不仅将所有的家访记录毫无保留地分享给许老师,还在学校的组织下,通过座谈会的方式和小燕子的所有初中任课老师进行了事无巨细的对接和沟通。

而在推进全员导师制过程中,学校专门为小燕子成立了由小学老师和初中老师组成的导师团队,在思想、学业、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关注。开学后,初中班主任许杰老师观察到小燕子的学习用品都较为破旧,下班后立即去买了新书包、新文具,送至她的手中。订购校服时,小学班主任杨晓莉老师拿着卷尺亲自上门给她测量尺寸。进入青春期后,学校心理导师替代了妈妈的角色,利用周末时间和小燕子“腻”在一起,带她买内衣和卫生用品,讲一讲女生之间的“悄悄话”,给予了细致的科普和情绪上的关爱。为了缓解小燕子的学业压力,学科导师们也制定了专属帮扶计划,进行个性化指导。

有段时间,小燕子情绪波动很大,总是和爷爷争吵,甚至产生了离家出走和轻生的念头。班主任许老师急忙召集班上的部分同学,向小燕子伸出友爱之手。课间,同伴们主动和她聊天、玩耍,跟她“打成一片”。在许老师的号召下,小燕子的身边总是围着一群热情的同学。

就这样,被学校导师团和同班小伙伴合力保驾护航的小燕子,脸上渐渐出现了久违的笑容,人变得开朗起来,集体活动也愿意参加了。在学校组织的跳绳比赛中,她脱颖而出,获得了2个个人第三名和1个团体第一名。学校体育组的老师们在察觉到她浓厚的体育运动兴趣后,也纷纷加入这场关爱行动中,跳绳、羽毛球、护旗方队……被邀请的小燕子总能积极投身其中,信心倍增的她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舞台。

“教育不仅是一次次温暖的遇见,更是一场场携手共育的接力。”于海波校长坦言,教育这场爱的长途接力赛,永远没有最后一棒,“当学生的个人命运与学校的育人使命相互交织,学校应义不容辞担负起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任。”

关心学生学习、生活、心理情况

小个子老师为学生撑起一把伞

陈伯吹实验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杨志琴也讲述了一个“小故事”,故事虽小,却蕴含着老师对学生大大的爱。

目前就读于陈伯吹实验小学五年级的小张同学,来自一个贫困的离异家庭,他的妈妈身患重病,一直在治疗中。每天清晨,小张经常是先推着轮椅送妈妈去外婆家,然后再到学校上学。面对这样的困境,小张经常情绪低落,学习上更是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虽然家庭的困难很不幸,但在学校里,小张幸运地遇到了高雨花老师——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高老师是他的语文老师和班主任,更是他的另一个妈妈。

“每天放学后,高老师都会为小张辅导作业,和他谈心,关心他的学习、生活和心理状况,完成了所有的作业,天也黑了,再把小张送到外婆家楼下。”杨志琴校长说,这样的事情,高老师一做就是五年,哪怕在她爱人骨折躺在家里没人照顾的时候,哪怕在她自己做完手术需要休息的时候,她也没有落下。

在高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下,小张逐渐变得乐观、开朗、懂事了,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他妈妈激动地告诉我,如果没有高老师,这个家可能就散了。外公也流着泪说高老师这些年来一直关心着孩子,抓着孩子的学习不放松,让妈妈看到了孩子的进步和成长,才有了生活的勇气、和病魔斗争的信心,更让他们老两口看到了这个家的希望。”在杨志琴校长眼中,高雨花老师长得并不高,但她却为小张和他的家撑起了遮风挡雨的一把伞。

上学期,高老师在操场上带孩子们活动时意外摔倒,当杨校长给她打电话时,她已在医院绑上了石膏,而她对杨校长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校长,还好是左手,不影响我批作业和上课。”这让杨校长感慨万千:“在学校里有一句话,‘一个萝卜一个坑’,对校长而言,临近期末,五年级、语文,又是班主任,若是缺了这么大一颗‘萝卜’,我怎么去填好这个坑啊!无形中,她这一句话,也为我这个校长撑起了一片天。”

除了高老师,在陈伯吹实验小学,还有“三顾茅庐”改变了一名不愿上学的孩子的郁凯妮老师,有让患有多动症的孩子学会了安静学习的黄诗勤老师,有让家里多了一个二胎妹妹的大宝从失落到幸福的龚燕花老师,也有让听力障碍的孩子学会通过绘本表达情绪、沉浸于艺术创作的李晓燕老师……他们将师生中“我”和“你”的关系,变成了“我们”的关系,为一个个不同的孩子撑起了健康成长的一片天。

通过“作业”感知教师的酸甜苦辣

用“放大镜”看一看老师工作日常

今年寒假前,宝山区的校长们收到了一张作业任务单:找找身边感人的师德师风故事。以往都是老师给学生留作业,为校长布置寒假作业,在宝山区还是首创。

谈及布置“校长作业”的初衷,宝山区教育工作党委书记沈杰坦言,教师们平时工作在一线,其中的酸甜苦辣,学校管理者未必事无巨细都有体会。让学校的校长、书记完成“作业”,就是希望他们用“放大镜”看到教师平凡的工作,用“显微镜”关注教师队伍中的不足,引导校长真正走到教师队伍中。

而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少校长、书记也感触良多——在盘点学校教师队伍的过程中,不仅关注到教师群体中的佼佼者,也深切认识到,不同年龄阶段的教师都有各自发展瓶颈和烦恼,需要精准施策、加以支持支撑。

淞浦中学校长朱华为了完成这份作业,花了两个星期时间,认真对全校每位教师的工作、家庭、生活情况都摸了底,而在复盘教师为教好学生所做出的努力时,他也看到了他们身上巨大的成长空间。“很多教师懂得在传授知识外,用情感投入得到学生和家长的认同。完成作业的过程,也让我对学校的教师队伍建设多了一分信心。”

陈伯吹实验小学校长杨志琴也坦言,在完成这份特殊的“寒假作业”时,自己深切地感受到,教育是一种探寻“真”的知识传递,也是一种塑造“美”的人格完善,更是一种根植“爱”的生长力量。“每一所学校都是一方沃土,每一位教师都是陪伴成长的力量。2009年开始,作为全市第一批全纳接收随迁子女的公办学校,面对家庭离异、单亲、学习困难、因病致贫等特殊家庭的学生,我们始终坚守教育初心,勇担教育使命。”

据介绍,未来,宝山区“校长作业”将成为常态,希望通过学校管理层的视角,讲述一线教师的真实故事,提升教师的成就感、归属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