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开新篇,延安红军小学雷锋学校希望小学教师来沪“充电”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孙琪/文 吴恺/图、视频
三月申城,春意浓浓。希望工程教师上海培训基地再次迎来一批来自陕西延安的老师,这群来自革命老区的心灵工程师,来到党的初心始发地接受为期一周的“延安红军小学雷锋学校希望小学教师培训”,他们学习两会精神,观看红色主题展,走访中共一大纪念馆、参观上海中心,追寻从黄浦江到宝塔山赓续不断的红色血脉,与雷锋精神共振。
红色双城“沪”动 新征程有爱“延”续
红色,是上海、延安两座城市最鲜亮的底色,多年来,两地人民人缘相亲,多领域携手同行。此次“延安红军小学雷锋学校希望小学教师培训班”是由全国红办、新时代雷锋办、共青团上海市委、上海市青基会、上海市希望志愿中心联合举办,由延安市关工委、延安市教育局组织协调。
“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30年来,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参与下,为全国援建了2250余所希望小学,400余所红军小学,资助困难学生25余万人次,培训希望小学红军小学教师2万余名。”培训班开班第一天,上海市希望工程和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主要负责人热情地向来自延安的教师们讲述青基会多年来与陕西的互动。据悉,该基金会在陕西援建的希望小学有40所、红军小学16所,各类建校、助学项目总计资助金额达1600余万元。
回顾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伟大征程中一直携手前行、相互支持的往事,延安老师们也十分感动。
此次,主办方精心设计此次培训,既有关于全国两会的最新解读,又有业务培训;既有团建活动,又有分组讨论;既有红色印记寻访,又有都市地标调研。
延安市关工委主任刘兆年殷殷叮嘱参加培训班的学员“提高认识,认真学习。”教师代表还获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雷锋的最新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希望工程》等学习资料。“(我们)一定把这次学习培训活动作为提升自我、充实自我、完善自我的难得机会。”延安育才红军小学德育副校长折海云作为学员代表积极表态。
培训多元增情谊 星火汇聚精神长
这次培训班恰逢基地举行上海希望工程实施30周年表彰会,见证这一时刻的老师们备受感动。
“希望工程是一个伟大的工程,它不仅改变了无数贫困孩子的命运,也温暖了他们的心灵”。杨家岭福州希望小学(杨家岭红军小学)教师杨星星是位85后,她告诉记者,这几天他们参观了上海红色史迹、科普场馆、上海地标建筑,深切感受到“这是座名副其实的光荣之城。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的同时,滋养出独特的城市人文情怀。”她对每堂课、每次走访都充满期待:“我很想去松江区民乐学校,感受校园氛围,学习更多教学技巧和方法。”
在上海,既能感悟伟大建党精神,又能感受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申城兼容并蓄、博采众长的精神特质,大气谦和,追求卓越的奋斗姿态,多日来让来自延安的学员们印象深刻,他们纷纷表示,这场培训不仅是红色基因的寻根之旅、雷锋精神的传承之旅,还是敢为人先奋斗精神的学习之旅。
“我特别喜欢曹光彪小学首任校长、上海市特级校长金建中的《行走在理想与现实间》主题授课。未来已来,作为人类灵魂的引领人,我们要从非黑即白这种两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当中跳出来,树立多元、包容、辩证的思维理念和方法。”延安马文瑞红军小学(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附小)的副校长姜华,是一名长期扎根在教学一线的75后教师,作为陕西省的学科带头人、陕西省的教学能手和陕西省的优秀德育工作者,延安市的教育教学名师,她对上海的教学理念尤其关注。她表示培训结束后,将把本次培训的所见、所学、所感分享给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同时更好地去讲好雷锋故事,践行雷锋精神。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孙琪/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