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非遗文化,沪语小达人活动喊你展现方言新风采
2024-03-25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吴恺/图

作为上海小囡,你会讲上海话伐?为培育和提升少年儿童的文化自信心,充分展示沪上之美,传承非遗之美,2024第六届“沪上繁花,非遗流芳”沪语小达人活动已正式启动。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了解到,此次活动旨在通过沪语和非遗展示,在新一代少年儿童中展现上海方言文化的魅力和历史底蕴,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同时,让少年儿童在欢乐的氛围中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目前,沪语小达人活动已连续举办了五届,在2023第五届活动中,共收到作品60000份,涵盖征文、征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入围作品4200余份,覆盖了全市近20万幼儿及中小学生。这些作品充分展示了新生代们对上海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探索,他们用自己的视角和方式,呈现出一幅幅美好欢乐的文化画卷。

比如,青浦区星辰幼儿园陆与同小朋友以旅行博主的身份,用镜头实地记录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松江九亭第四幼儿园吕思言小朋友则将《聚宝盆》故事与皮影戏相结合,既传承了传统文化,又进行了创新尝试。此外,宝山通河新村第三小学侯新赟同学的“国风漆珠”视频和民办打一外国语小学王瑾瑜同学的连环画讲解等,都充分展现了孩子们对非遗文化的热爱和投入。

更让人欣慰的是,孩子们在沪语表达上也展现出了惊人的才华。他们不仅用沪语打卡红色地标,还创作了众多富有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的沪语叙事作品。比如,虹口第六中心小学王薇婷同学的《在海派非遗世界里挖呀挖》,巧妙地将沪语与短视频热点结合,风趣新颖;徐汇华泾小学杨桃同学的《当人类抬头望向星空》则将沪语融入科普教育,跨界融合,与时俱进。

最新启动的第六届沪语小达人活动将继续面向全市幼儿及小学生展开,鼓励更多孩子加入传承沪语的行列中来,通过各种创新形式展现沪语的魅力,体验和发扬上海独特的地域文化。

启动仪式上,七色花小学的同学们展演了诗朗诵节目《找春天》,孩子们用清脆的嗓音和朗朗上口的诗句寻觅春天的踪迹、探寻沪语的魅力。南京东路幼儿园的老师和小朋友们共同演绎了一曲生动有趣的歌谣《逛逛南京路》,用亲切纯正的沪语方言一一细数南京路的繁华景象,唤醒了观众对这条街区的美好记忆。

嘉定区华江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则为观众带来了原创沪语童谣《嘎好听》,以生动活泼的语言、富有地方特色的旋律加上孩子们纯真稚嫩的演绎,赢得了热烈掌声和连连赞赏。《嘎好听》的成功背后,不仅是华江幼儿园师生的辛勤付出和创意智慧,更是沪语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在新生代中薪火相传的鲜活例证。

“我觉得我很幸运,因为家里人从小教我讲上海话,在家里也一直要我讲上海话,讲伐讲伐,我就更加觉得上海话很有味道。”在第五届活动中获奖的学生代表焦毅忱小朋友以稚嫩却坚定的声音阐述了自己的心声。在他看来,自己能够获奖并非因为上海话讲得特别好,而是幸运地得到了家人的教导和熏陶。焦毅忱还提到电视剧《繁花》中的老上海风情,认为上海话作为海派文化的一部分,连接着上海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就像《繁花》里的爷叔说过的,只有看到未来,才会有未来。”他呼吁小小少年们要保护好、继续讲好上海话,让更多的人喜欢上这座城市。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吴恺/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