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丨在清明时分,眺望生命的此岸与彼岸
2024-04-03 时评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宏/文 常鑫/视频 常鑫 杨昊霖/剪辑

又到了清明时节。今天上班途中,我听了歌手赵雷2023年出的一首歌,叫《欠父亲的话》。这是张国立、韩庚主演的电影《我爸没说的那件事》的主题曲,电影讲述了一对父子的矛盾,在最终的生死时刻,误解才消除。歌词依然是赵雷式娓娓道来,“从小时候,到长大以后,人生有太多路口,太多的人忘了看身后;开始所有的泪流,不会再为疼痛,只为内疚。”

其实不仅仅是电影,在现实里,我们也听过太多这样的故事,似乎只有在不得不面对生死时,才能知道疼痛、后悔、珍惜,所有的人生拧巴才能找到最终的题解。可我们本不必等到那无路可退的一刻,如果有正常的死亡教育的话。

相比于其他教育,死亡教育的缺失较少引起我们真正的重视,因为忌讳谈生死,是人类的本能——每个人对后辈的祝福,都是前程似锦或者人生璀璨。尽管我们知道我们终究会迎来这个终点,但谈论生死太过丧气,自己无法面对,也不想让孩子面对。

这会导致太多的问题,比如小孩子不敬畏生命,比如遇到一点挫折就找不到生活的意义。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该在人生旅途中接受死亡教育,确立正确的生死观,否则,茫茫天地间,我们的心时不时就会陷入无穷无尽的虚无。

人的生命,是一条长长的河,它最美和最有价值的风景,是它的全流域,里面流淌着你的家长里短、你的儿女情长。并且,世界上也远远不止你这条“河”,你的“河”会在沿途不断和你的亲人朋友汇集,所有人的爱与恨融汇其中,串联起浪漫的人类文明。然后,我们伫立河边,以清明节的名义,感受复杂的人类情感,感知自身存在的意义。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不再避谈死亡的话题,他们也引导着年轻人更多地去思考生死。网络上,有一些专家学者在尝试告知大众,过了50岁之后,人要开始整理自我,随时做好体面离开的可能,引发了很多网友的共鸣。线下,上海一家“死亡咖啡馆”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的关注。它本身不是“专职”的咖啡馆,做的其实是白事咨询和服务;它的咖啡也不卖,“酸甜苦辣”四种味道的咖啡,只能用关于生死的人生故事来交换。在这家咖啡馆,在你讲述你的故事后,你能得到的是心灵的疗愈,以及关于生死观的科学普及。一些参与者说,这里的咖啡不是孟婆汤,故事讲完并未忘记曾经的悲伤,但却拥有了面向未来的阳光心态。

我们的祖先智者,其实有着豁达的生死观。庄子在《齐物论》中说: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意思就是:人生来就要迎接死亡,但死亡却又是新一轮生命的开端。在国外,那部感动了全世界的动画片《寻梦环游记》,讲的是墨西哥人的生死观,它也在说着庄子的理论:死亡是注定的,但怎么活却由自己决定。

我想,不再忌讳生死的话题,在需要的时刻可以直面它,我们才能更加尊重生命,在践行生而为人的责任和使命中,认真探索自我的价值。

这,大概就是清明节的意义吧。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宏/文 常鑫/视频 常鑫 杨昊霖/剪辑

编辑:周晓 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