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众口难调”变成“众望所归”?普陀区成立城市治理学院,区委书记讲授“第一课”
2024-04-0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如何有效破解既有多层住宅加梯工程难题?如何让苏州河贯通工作从“众口难调”变成了“众望所归”?为推动建设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普陀区宣告成立城市治理学院,并由普陀区委书记姜冬冬讲授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第一课”。

书记与书记面对面

“解剖麻雀式”分享基层治理案例

会上,姜冬冬首先介绍了普陀近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指出,去年区级财政收入同比增长11.8%,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区级税收同比增长16.8%,这两项指标增速均位列全市各区第一。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38.32亿元,同比增长6.1%,高于全市1.1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1.5%,增速排名全市第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2023年度市对区绩效考核中,普陀因各方面工作表现突出,再次获评优秀,也刷新了纪录。

取得这样的好成绩,离不开基层“头雁”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的作用。近年来,普陀区委始终高度重视居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自2018年成立“大梁带小梁”书记工作室以来,在选、育、管、用方面打出了一系列组合拳。区委书记在授课一开场,肯定了全区288个居村党组织书记多年来扎根基层一线的韧劲和干劲,指出区委致力于优化“选育管用”长效机制,通过升级“大梁带小梁 小梁挑大梁”品牌2.0版,让新时代好班长们受人尊重、人人向往,为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深耕基层治理加油鼓劲。

姜冬冬通过“解剖麻雀式”分享了加梯和苏河贯通案例。在分享“有效破解既有多层住宅加梯工程难题”案例时,姜冬冬指出,普陀一直以来是一个居住大区,现有无电梯多层住宅1.4万个门洞,具备加装条件的1万多个。与此同时,普陀区60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口、65岁以上老年人口分别高于全市5.4百分点和4.1个百分点。因此,如何解决“悬空老人”上楼难、下楼难的问题,一直是区委、区政府关心的重要民生事项。在全区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普陀加装电梯工作一直走在全市前列。截至2023年底,全区已签约加梯1665台,已完成加梯689台,创下了多个全市第一。

通过苏州河贯通的案例,姜冬冬表示,要想打通断点、疏通群众的心结,必须抓住党建引领下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共同发力这个关键,让各方声音有序表达,充分发挥全过程人民民主,真正让群众得到实惠,才能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工作专班通过“三治”融合,最大限度地把居民群众发动起来,把“众口难调”变成了“众望所归”,“到后来,沟通越来越顺畅,群众越来越满意,‘社区是我家、善治靠大家’的良好氛围越来越浓。”姜冬冬表示,在跟群众沟通的过程中,要更多的站在群众角度,帮大家把“大账”“小账”一笔一笔算清楚。慢慢地,大家关注的焦点就不再是“要不要贯通”,而是变成了“我们要实现怎样的贯通”。

特聘讲师与实训讲师齐上阵

锻造基层治理骨干队伍

活动现场,区委组织部发布城市治理实训体系。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人才工作局局长徐慧敏介绍,普陀区将聚焦构建“一院、两中心、十类实训点位、N个党群服务阵地”的“1+2+10+N” 城市治理实训体系,覆盖各类治理力量,全面提升精细化治理水平。

此次成立的普陀区城市治理学院挂牌在区委党校,并邀请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市委党校相关教授,上海广播电视台资深媒体人,以及市级名优书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代表作为首批特聘讲师。这些讲师将通过市级居民区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创新实践基地、各级党校、党群服务阵地等进行轮值培训和现场咨询。

区城市治理学院还邀请企业党委、“饿了么”党员蓝骑士、“小梁”书记等一线代表作为首批实训讲师。今年的居村党组织书记的集中轮训班、新任书记启航班、治理骨干培训班等,将分批邀请这些讲师、专家讲授基层治理的生动案例和经验方法。

据了解,普陀区委将2024年确定为“党建工作聚力年”,将依托城市治理学院汇聚多元力量,一体筹建10个治理学院街镇分院,锻造坚强有力、干事成事的基层治理骨干队伍,围绕新兴领域组织体系全覆盖、居村党群服务阵地效能提升、基层减负增能三大攻坚行动等重点命题,288个居村党组织“头雁聚力”项目实施开展等,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打造更加系统化专业化的城市治理共同体。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蔡娴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