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传统文化内涵,激发创意设计潜力
黑龙江财经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教师李思涵(左四)指导学生创作。受访者供图
青年报记者 明玉君 实习生 王雯祺
第四届上海红色文化创意大赛2023长三角青年文创设计大赛暨上外贤达“青年匠心”文创设计项目,以“长三角青年文创设计大赛”为平台,继续专注传承和发扬经典文化,以设计驱动创新,助力文化焕新。来自各地的高校师生、文创创业者积极参赛,这些历史中沉甸甸的文化遗产,通过当下高校师生、青年设计师的视角和思维,以一种崭新的形态重新走入公众的视野。
匠心融合
探索金山农民画的日用美学
“在我的十六年教学生涯中,始终坚持以实践为导向,不断激励和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参与各种文化创意比赛,以拓宽他们的视野,锻炼实战能力。”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戴红梅深知比赛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因此,她鼓励学生发挥个人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展现独特个性的同时,也要勇于表达自我思想。
张能阳作为戴红梅老师带领的学生之一,他的参赛作品聚焦金山农民画。“通过戴老师的指导,我设计出了既有民族风貌又兼具时尚感的日用产品,实现了美的碰撞。希望这些设计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并欣赏到金山农民画的独特魅力。”回忆参赛创作的点滴过程,张能阳难掩感激之情。
对他们而言,这样的参赛之旅,既是创意迸发的提升平台,同样也获得了更多与专业人士互通交流的机会。“未来,期待比赛的奖励机制可以更加丰富多元,激励更多文创人士参与到创意设计中来。”戴红梅说。
突破创新
传达镂金剪彩的艺术魅力
现任职于黑龙江财经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教师李思涵一直致力于培养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乡村振兴主题的创意设计兴趣。在过去三年中,她带领学生每年都参加长三角青年文创设计大赛,过程中,她鼓励学生深入挖掘和利用各自家乡的文化特色,如传统节庆、手工艺品、民间故事等,用这些丰富他们的设计灵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学生殷雪琦的参赛作品《镂金剪彩文化创意周边设计》就是在李思涵的指导下完成的。“这个作品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技艺为灵感,采用了十二地支作为主题。”殷雪琦介绍说,她的创作理念是将传统剪纸艺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用比兴的手法,让年轻一代能够了解和感受剪纸技艺的独特美感,传达吉祥和谐的寓意。
在其创作过程中,李思涵提供了诸多宝贵意见,如如何明确创作选题、目的、要求及主要内容,怎样深入研究剪纸的文化内涵、构图、颜色搭配和细节刻画等。“老师的悉心指导让我的作品更加完善,也让整个创作过程成为了一次深入了解和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殷雪琦意犹未尽地说。
谈及今后的参赛规划,李思涵表示,如果比赛继续举办,将会带领学生持续深入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激发他们在设计创意方面的潜力进一步突破与创新。
青年报记者 明玉君 实习生 王雯祺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