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年夜校陆续“开学”,90后00后学员超六成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白天上班,晚上上课,让这届年轻人“夜生活”丰富起来的不仅有市民夜校,还有正在陆续“开学”的青年夜校,上夜校成为当下年轻人的时髦夜生活。
团市委介绍,目前上海有近40家青年中心开办了青年夜校,课程包括文化艺术、体育健身、职业发展、艺术鉴赏等四大类。招收的学员中,90后、00后占比超过六成。青年夜校成为青年“楼门口”“家门口”的“夜生活”好去处。
学员 在青年夜校里圆陶冶情操的梦
95后夏雨吟很满意自己的手速,顺利抢到了春申“莘”青年夜校的水彩画课程。在春申“莘”青年夜校,第一期开设戏剧即兴表演、相声表演、国风舞蹈、水彩等8项课程,涵盖文化传承、健康生活、创新创业、职业技能四大方面。自3月25日起陆续开学,除了家庭日常收纳的课时为6课时之外,其余均为12课时,收费价格每课时60-80元不等,公益价格加上时间友好,使得青年夜校的名额很快就一抢而空。课程中,最受欢迎的莫过于化妆基础和家庭日常收纳课程。“课程不但实用,而且性价比很高。像是在网上学习日常收纳的课程费用特别高昂,在这里的价格却很实惠。”有学员说道。
夏雨吟选择水彩课是因为想学水彩画一直是她的心愿,因为市民夜校相关课程很热门,她遗憾错过,原以为要等到下一次报名才有机会学习,没想到在公众号上看到青年夜校的招生信息,家住莘庄的她马上报了名,青年夜校离家更近,下班后来此“深造”既能培养兴趣爱好,又丰富业余生活,简直是一举两得。
目前已经上了三次课, 第一节课,夏雨吟跟着老师了解什么是水彩,赏析中外优秀水彩作品,第二节课的重心从理论转向了实践,体验水彩画创作的全过程,夏雨吟知道了如何通过把控颜料深浅、水彩高光来塑造花瓣肌理,对水彩画有了初步印象。“上一次课,我们开始学习铅笔淡彩,通过叠加颜色呈现画面的明暗。”这名95后对接下来的课程充满期待,“现在周一晚上都是交给色彩的,白天上班,晚上上课,生活很充实。”
90后小徐在周浦青年夜校也找到了心仪的课程。周浦设在“青悦坊”青年服务中心的青年夜校共开设视频剪辑、成人古筝等23门课程,25个班,课程涵盖音乐类、体育类、美术类、文化类、技能类等。4月8日正式“开学”,小徐成为书法班的学员,每周有一个晚上的6点半到8点半,她全身心投入课程。“我一直想找机会系统学习书法,一来是想在业余时间培养一项兴趣爱好,陶冶情操,此外也希望提高汉字书写水平。看到家门口设有青年夜校,价格也很实惠,第一时间就抢了。”
课上,小徐听着老师专业的讲解、耐心的指导,准备笔墨、铺陈宣纸,执笔书写,横平竖直、一撇一捺,有放有收、有分有合,让她在笔墨交融之际沉淀修身,在学习古典文化中增长文学素养。“同学间都是年轻人,共同话题也多,我们相约以后一起去看书法展。”
特色 拥有特制铭牌,“夜校选修课”在路上
青年夜校的课程都是按需设置。据春申“莘”青年夜校负责人侯伏莲介绍,为了找准青年感兴趣的领域和对课程的需求,青年夜校通过辖区内居委会的团干部们做了相关调研,并根据这些调研数据一一排名列出了课程名单,最后决定了第一期的课程设置。“下一步可以考虑在青年夜校开放更多如汉服、茶艺、钩针编结等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满足更多青年的实际需求。”
“我们前期也做了需求调研和市场业态调研。”周浦镇团委负责人沈佳伟介绍,他们认真研究了上图东馆、浦图、24小时(18小时)不眠书店等以学习为主的青年学习场景,调研咖啡馆等以社交为主的青年社交社交场景,考察了24小时健身房、清晨瑜伽等以锻炼为主的青年运动场景,确定了白天上班,晚上上学的“夜校”能为青年筑起社区港湾。
同时,社区青年对夜校的期望主要涉及职业化的技能提升、个性化的兴趣爱好、多元化的社交需求。在课程设置上,周浦青年夜校不仅开设视频剪辑、活动主持、形体礼仪等职业化的技能提升类课程,也有成人古筝、舞蹈声乐、艺术鉴赏等个性化的兴趣爱好类课程,有爵士舞、沪语口才等多元化的社交需求类课程。“打造多样化的课程让青年8小时之外的生活更加充实健康有活力。”沈佳伟说。
青年夜校,最大特色在“青”。考虑到青年兴趣的多样性,周浦青年夜校下一步增设“夜校选修课”,计划在自选课程的基础上,再配套一批选修课程,如政治、哲学、经济形势分析、心理学等。同时打算设立“校友徽章”,只要是现在在读或已经毕业的夜校校友,都可以凭借校友徽章,回来参加夜校的讲座和活动。
在春申“莘”青年夜校,学员与老师大多以80、90后为主,为了消除师生间的隔阂,青年夜校还给每位学员和老师都设计了一个铭牌,以“学长”“学姐”的称呼方式拉近大家的距离。“青年夜校不仅是青年互相交流的开放式空间,更可以成为青年一起学习、提升技能、追寻热爱的‘有为青年聚集地’。”
未来 优化夜校布局,提升课程内容供给
占地400多平方米的金虹桥青年中心位于“百亿楼”金虹桥国际中心南楼18层,这里是长宁区为楼宇青年提供党群、政务、生活、金融、法律、健康、文体等综合服务的阵地。4月17日-4月23日的晚上,长宁区首期“青年夜校”将在这个青年中心开班,共五堂课包含了《话说中国陶瓷讲座》 《指尖上的陶艺——传统成形技法手捏成形》 等,最终一节课则会让学员完整体验陶瓷修复技艺。
由于是首期夜校,秉承公益原则,课程是免费的。金虹桥楼宇“楼管家”陈俊杰介绍,首期招募20名学员,在报名链接发布后,他还转发到有近百人的微信群里,群里都是乐于参与金虹桥楼宇活动的青年,好几位拼手速抢到了夜校名额。
为了青年夜校顺利开展,陈俊杰和同事们也做了不少准备,除了准备好场地空间、配置晚上的工作人员外,他们还与楼宇物业提前商量,保证在青年夜校期间有一辆专梯供学员使用,方便出入楼宇。“去年9月,火爆的市民夜校第一次走进楼宇,开设了彩妆和非遗面塑两门课程。今年4月起,市民夜校第二期也已经开课,市民可以在此学习非遗面塑和海派音乐剧。随着青年夜校的陶瓷陶艺课程开课,我们也会认真听取青年的反馈,为青年夜校的发展多做准备。”
虹口区也在积极准备青年夜校。就在4月11日和4月12日,作为青年夜校系列之一,2024年“非遗”传统文化课程——布艺贴画DIY特色活动已经在“书香曲阳”会客厅开课。燕子是吉祥之鸟,沙燕风筝最具代表性,活动采用燕子风筝的形状进行再次设计与创作,结合传统布艺贴画非遗的手法制作出具有东方特色的可爱挂件。
曲阳路街道团工委副书记张雨表示,“书香曲阳”会客厅紧邻民办新北郊学校,周边大学大院大所非常多,打造时考虑到周边居民和青年的需求,这里成为集书画展览、科普教育、咖啡阅读、会议活动等功能于一体的会客厅,在家门口也有“诗和远方”,在这里开设青年夜校能覆盖青年需求,“我们会根据这两次试点课程的反馈进行调整,在做好青年求知服务的同时,挖掘青年人才引入社区治理。”
“玩、聚、成长在一起”的青年中心原本就设在青年身边。团中央基层建设部下发的《青年之家·青年夜校项目实施指引》,又为青年中心开办青年夜校、打造服务品牌,提供了方法指引。
团市委表示,下一步还将排摸青年中心的资源优势、区域特点、场地条件等,优化夜校布局,努力在保障性租赁住房、新时代建设者管理者之家等青年集聚区域推动青年中心建设和青年夜校项目。课程上也将提升内容供给,一方面,寻求与市民夜校的深度合作,另一方面,鼓励各级各类青年中心孵化更多精品课程。同时,发挥各级讲师团、典型榜样等资源优势,开展“我最喜欢的十大夜校课程”等巡访活动,最终推动课程体系完善迭代。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