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阅读“小切口”写好素质教育“大文章”,上海中小学这样建设书香校园
2024-04-1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教育部近日公布的2023年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优秀案例和“书香校园”名单中,上海2个区和3所学校入选。4月17日,在第29个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金山区、徐汇区和3所学校分享了在推进青少年学生阅读及建设书香校园等方面的积极探索。

上海市松江区佘山外国语实验学校是一所2018年9月开办的新学校,自开办以来,学校全力打造书香校园,为学生建设校园“悦读大本营”。总面积近2000平方米的两校区图书馆藏书丰富,现有纸质藏书38234册,电子图书20500册。学校构建了“书”系列课程,通过阅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比如,语文学科各年级开展“整本书阅读”,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数学学科以思维导图让阅读有迹可循;各学科注重发挥教师课堂语言的导向作用,让学生“言”得有理,“言”得连贯,“言”得完整,从而“言”出智慧,“言”出精彩。同时,学校开发了“声”系列课程,锻炼“听、说、记、创、演”五种能力。

上海市浦东新区观澜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学校自主创编丰富读书类校本课程。比如《我爱国学》《八百工程》《在古城墙边成长》《相聚中国节》等,在各年级实施,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特色,用好身边的教育资源,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一颗颗爱读书的种子。同时,学校开设《观澜书香社》《国学社》《小萌芽文学社》《经典诵读社》等读书社团,学生通过阅读分享、诵读、演绎、写作等多样化的形式交流读书心得,体验读书的乐趣。

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青少年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徐汇区教育局打造“光启讲堂”系列品牌活动,首批公开课遴选了徐汇区各具特色、覆盖多类学科的优秀高中教师,带来十八堂阅读导向公开课。公开课内容以教师们在学校讲授的美育、科创等特色校本课程为基础,根据公共传播所需要的趣味性、普适性、贴近性,进行重新架构和延伸。

首堂课“电影《满江红》该怎么看?”采用南洋中学政治、历史、地理三位教师联合打造的“南洋三人谈”形式,结合原有跨学科人文课程内容与社会热点,推荐图书《访宋:一本书让你变成宋史通》,让学生穿越历史迷雾、探寻民族精神的核心;徐汇中学科创教师张德贵将《从炼金术师到现代化学诞生》的历史娓娓道来,融合徐汇中学“人人科创”的特色,以一本《写给青少年的简明科学史》,开启科学之窗;上海南洋模范中学美育教师范依琳,将校园特色美育课搬到现场,带来关于“社恐能改变吗?——人与人该怎么相处”的思考,分享与人善处的钻石“法则”,这些思考都来自《沟通的艺术》一书。

一直以来,上海各级教育部门、各中小学校对书香校园建设工作高度重视。2016年,上海启动书香校园建设。去年,市教委印发《上海市开展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全学段全覆盖建设书香校园”,总结和积累了一系列围绕书香校园建设的经验与做法,培育和评选了一批书香校园基地学校,有力促进了学生阅读工作的开展,为落实本市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市教委副主任、市语委办主任杨振峰表示,书香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构建协同有效的书香校园建设工作机制。市、区、学校各层面要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和工作体系,持续推进书香校园建设,让广大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把阅读作为不可替代的生活方式,增长才干、立德修身,真正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