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首次奏响全套勃拉姆斯交响曲,指挥家:这是一次文化之旅
2024-04-18 文教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东方艺术中心让古典乐迷们津津乐道的“听交响·到东方”,4月17、18日又迎来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西德广播交响乐团携手其首席指挥、格莱美奖得主克里斯蒂安·麦瑟拉重磅演绎“勃拉姆斯全套交响曲”。这不仅是东艺2023/24春夏演出季最重磅的演出之一,也是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第一次在上海演出。

“这次在上海的音乐会,我们非常难得用两个晚上聆听这一套伟大的全集作品,可以通过理解这些作品创作的时间线和背景,看到勃拉姆斯创作的转变,更加理解他作为作曲家的成长历程。”克里斯蒂安·麦瑟拉在接受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采访时表示,“我认为这不仅是两场演出,更是一次文化之旅。”

成立于1947年的西德广播交响乐团有着悠久的历史,作为德国顶尖广播交响乐团,它继承了德奥音乐的光辉传统,被称为德国古典音乐的最佳诠释者之一。自2019/20乐季起,克里斯蒂安.麦瑟拉担任了乐团的首席指挥,加入了乐团漫长历史中知名首席指挥之列,比肩克里斯托夫·冯·多纳伊、加里·贝尔蒂尼、谢苗·毕契科夫和尤卡-佩卡·萨拉斯特等指挥大师。

“卓越、自信、专业。”麦瑟拉用这三个关键词来评价西德广播交响乐团,他认为一个乐团既要承受在麦克风前录制演出的压力,又有责任为现场观众带来动人的体验,这样的乐团必须建立在这三个词的基础之上。

这是西德广播交响乐团第三次造访上海,有意思的是,每一次来沪都与“勃拉姆斯”有着不解情缘。2005年,西德广播交响乐团在东艺进行首次访华演出,世界著名指挥家谢米扬·毕契科夫携手中国钢琴家陈萨为上海观众献上一场经典音乐会,其中便有勃拉姆斯的《第四交响曲》;2015年,乐团又携德国小提琴家彼得·齐默尔曼带来“完全勃拉姆斯”,以《第四交响曲》和一曲极具田园牧歌风味的《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宴请上海观众;此次再度来沪,乐团再次选择了勃拉姆斯这一“马拉松式”的全集作品,麦瑟拉认为对于这样一支在德奥作品方面有着悠久传统的乐团来说,勃拉姆斯成为了他们身份的一部分。

指挥家本人,同样对勃拉姆斯有着独到的见解——勃拉姆斯一生虽然只创作了四部交响曲,数量不多,但每一部都是经典,也丝毫不影响他被称为 “继贝多芬后最伟大的交响曲作曲家之一”。 克里斯蒂安.麦瑟拉在这两场音乐会中,把曲目的演出顺序安排为第三、第一交响曲,第二、第四交响曲,对此他解释说:“在两场音乐会中,前半部分的交响曲(即第三和第二)运用了大调,是非常乐观和开放的作品。而音乐会后半部分的交响曲(即第一和第四)则是关于从大调到小调的历程,两首交响曲都以一种振奋人心的方式结束,我想把这种感觉留到音乐会的最后,而不是中间。”

这样的选择,让古典乐迷们也颇觉新鲜,事实上,这也是指挥家本人音乐观的体现。“我成长在一个音乐世家,所以古典音乐一直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他说,“我开始理解音乐是一种通用语言时,我放下了我的小提琴,选择投身于更浩瀚的曲目世界,那个不再拘泥于一件乐器的世界。”作为职业指挥家,麦瑟拉会把每位作曲家和每首作品都当作发现新事物的机会,非常认真地聆听乐团的演奏,帮助他们理解作曲家想要传达的情感。“古典音乐不只是表面上的娱乐,它需要时间、耐心和理解,才能充分领略其魅力。”

正因如此,麦瑟拉给初次聆听古典音乐的听众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不要指望第一次听就能完全理解,我花了一生的时间来理解音乐,有时我仍然觉得自己没有理解它。与其只给音乐一次机会,不如事先投入时间去听十场或二十场音乐会之后,再决定这是否适合自己。”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