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国风市集,观舞动华服,上海开启2024年“中国华服周·沪上繁花” 系列活动
2024-04-12 青年

国风市集里最有趣味性的无疑是打卡互动。互动体验区共有七个展位,可参与棋艺、投壶、书法、纂香、茶艺、灯谜、对诗等互动。本版摄影 青年报记者 施培琦

沪上繁花似锦,华服如诗如画。4月11日至4月14日,2024年“中国华服周·沪上繁花”系列活动在上海举行,华服巡游、国风市集、中华文化展演、华服韵典,一系列活动为华服爱好者带来丰富体验。

作为华服周系列活动之一,4月11日至4月14日,国风市集在世博源限时开启。现场不仅可赏传统服饰,体验非遗工艺,国风市集还设置了中华文化展演区,邀请沪上各高校相关社团等带来国风演出。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赏  复原明代宽袖褙子女服 

映衬着中华艺术宫,国风市集“中国华服周”字样前,身穿华服、戴着精致头饰的小姐姐们甩袖转圈,留下婀娜倩影。市集摊位错落排开,展示精美华服、国风文创、非遗工艺等。

一套明代的绘有缠枝牡丹纹样的宽袖褙子女服放置在国风市集中东华大学上海汉服版权中心摊位前,这件以红色为主色调的复原品遵循了“图像为证、文字溯源、证源造物、创新复原”的工作原则,以明代女装为蓝本,进行了明代汉服的复原性创作,再现了那个时代的服饰风采。

东华大学上海国际时尚科创中心青年教师蔡钰茹介绍,在中心成立之初就已经完成了从先秦到明清的25套中国历代女性服饰的复原。“这次带来的宽袖褙子女服绘有缠枝牡丹纹样,也应景了中国华服周‘沪上繁花’的主题。”

精美的华服吸引了外籍青年的目光。95后印度留学生泽仁很喜欢中国传统文化,2020年第一次在昆明参加华服活动后,他就喜欢上了。目前泽仁是上海戏剧学院跨文化专业研一的学生,得知世博源有国风市集,他叫上了同班同学鲁洁,一名来自白俄罗斯的姑娘。他们身穿华服,流连于各个摊位前,在这套展示的明代宽袖褙子女服前,他们看着花纹啧啧称奇。

展位上的文创也充满吸引力。帆布包上的图案灵感来源于“山海经”的瑞兽,“宋韵鸣香”系列文件夹则以宋徽宗的花鸟小品为灵感,将宋代文化的韵味融入产品中。蔡钰茹表示,这些充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文创来源于去年举办的首届中国高校原创时尚汉服设计群英会,由创意稿件转化为文创产品,在国风市集与华服爱好者见面,也让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感  体验舞彩带龙、马桥文化 

马桥手狮舞、金山土布、三林龙狮、颛桥剪纸……这些各具特色的非遗项目都能在国风市集上看到。

一条蓝色的五节龙“躺”在三林龙狮摊位一侧,桌上还有两条供一人舞的彩带龙。身穿铠甲来到国风市集的小陈对舞龙产生了兴趣。“我们三林镇是中国龙狮运动名镇,如今的舞龙已经和狮舞、云牌舞、鲤鱼灯等形式结合,表演形式上也有百米巨龙、布龙、夜光龙、单人龙等。”上海三林龙狮队95后队员徐哲锴介绍道。现场他还教小陈如何舞彩带龙,“一手拿着龙头的绳子,在身体两侧或头顶上画圆圈。”随着徐哲锴有力的动作,彩带龙随风飞舞,颇具观赏性。

古称“筠绣”的三林刺绣有近八百年的历史。三林刺绣摊位上,含有精致刺绣的手机包、口罩、手帕、书签铺陈开来,特别一款围巾上绣的花朵,用到了“抽、拉、雕”技艺,“三林刺绣是一种用绣针引彩线,按设计的花纹在纺织料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传统民间手工技艺。它包含70多种工艺、130多种针法。”三林刺绣传承人周老师介绍道,现场还可以用插针手法刺绣“福”字。

马桥镇文体中心文博科负责人贾雪则说起马桥作为“上海之本”的历史渊源和马桥文创产品的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既有意识形态属性,又有市场属性,所以诞生了马桥的五个系列的文创产品,分别是马桥古文化系列,董其昌系列、紫藤花系列马桥手狮舞系列以及土布系列、让马桥文化成为了‘带得走的马桥文化符号’。”编撰《马桥文化系列读本》,开设体验营,一系列针对青少年的文化宣传活动也让马桥文化得以传承。

“金山共有60项非遗,这次为国风市集带来4项非遗和国风手作,包括土布包、盘扣作品、剪纸作品、钩针玩偶和原创国风首饰。”金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助理馆员崔竫然介绍道。在金山,青少年也有各种平台了解非遗,“孩子们通过非遗进课堂、跟着非遗去旅行暑期亲子夏令营等,了解土布贴画的发展历史、艺术价值和制作过程。”

 玩  集章、互动增加趣味性 

国风市集里最有趣味性的无疑是打卡互动。互动体验区共有七个展位,可参与棋艺、投壶、书法、纂香、茶艺、灯谜、对诗等互动。

在服务台领取了“中国华服周”集章册后,身穿宋制汉服的小王第一批体验完七个展位,还换取了国风小礼物。这名大四学生和同学4月9日从浙江到上海,开启毕业旅行。出发前得知有国风市集,她俩带了全套装备而来。六年前,小王已入了“汉服坑”,平时多穿宋制、明制的汉服,她喜欢参加国风市集,不仅能遇到同好,还能买到漂亮的服饰配件。

智能中医脉诊、血压健康评估、心脏健康评估、脑健康评估……在国风市集“太医诊室”摊位前,把脉问诊也有新科技,“华服太医”引导华服“小主”体验四个健康检测项目。其中,脑健康评估仅需90秒即可快速评测高发脑疾病健康风险,将手掌伸入智能中医脉诊设备中,1分钟便能号脉问诊。每个项目几分钟就能完成,并能即时出具综合健康评估报告。

现场负责人介绍,太医诊室包含的线上服务还可以提供快速问诊和健康咨询,能让企业员工快速完成慢病、健康等咨询,通过持续互动,成为自己的第一健康责任人,帮助为数众多的亚健康人群规避潜在风险。据悉,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支持单位,为本次活动提供保险服务,为华服周顺利举办保驾护航。

值得一提的是,市集中心设置了中华文化展演区,邀请了沪上各高校相关社团等带来国风演出。4月11日当天,民乐《上春山》、合唱《知否知否》等10个节目分两场进行。华政民乐团带来的四个节目用到了二胡、古筝、中阮、笛子、唢呐等,能参与演出让民乐团成员万雨嫣十分开心,“能让更多人听到并了解传统乐器和传统文化,这是每一个热爱民乐的人都想做的事。”

[声音]

让传统节日“活”起来“潮”起来“火”起来

本次活动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指导,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上海市学生联合会、上海市青年文学艺术联合会协办。活动还得到了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均和集团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

作为系列活动,2024年“中国华服周·沪上繁花”系列活动的举办是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引领广大青年过好中国传统节日、坚定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以华服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4月13日晚,华服韵典还将在上海儿童艺术剧场举办,届时将邀请来自全国各地热爱传统文化的青年朋友,以华服为纽带,在文化交流互鉴、守正创新中,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时指出,上海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中外文化在这里交汇融通,是文化建设的高地,也是展示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共青团上海市委副书记邬斌表示:“当前,上海正努力打造文化自信自强上海样本,建设习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实践地。本次中国华服周系列活动在上海举办,充分展现了上海历史传承与时代潮流融合共生、国际风范与东方神韵相得益彰的文化图景。上海共青团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挖掘传统节日的现代内涵,盘活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探索丰富形式让传统节日‘活’起来、‘潮’起来、‘火’起来,推动传统文化与青少年双向奔赴,引领广大青少年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青年报记者 周胜洁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