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评|F1中国20年,曾经的问询已有了答案
2024-04-21 时评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宏

4月21日,F1中国大奖赛正赛开始前,当满脸笑容的周冠宇走过上海国际赛车场发车区的赛道,对着主看台的观众们挥手致意时,我很是恍惚。F1来中国竟然已经20周年了?已经是步入弱冠之年的小伙子了?

2003年夏天,我大学毕业签约进入青年报体育部,领导大手一挥,说:“F1要来了,以后就你跑,你先去认个路。”于是,报社一辆依维柯采访车拉着我,从东湖路颠簸了俩小时,穿越嘉定的黄渡等无数尘土飞扬的道路工地,来到了……另一个大工地。

接待我的是久事负责赛车场建设的一位老哥,人称小毛总。小毛总人很好,拉着我登上一个高高的小土坡说:“这就是未来的发车区赛道了,下面都是高科技,现在要填土压一压它。”我闭上眼睛使劲想象,当然,只在电视里看过F1转播的我,实在也无法想象出,舒马赫未来会如何走在这如今还长着狗尾巴草的烂泥地上。

后来我又在他们的带领下,从主看台的施工电梯,吭哧吭哧,上到了几十米高的空中新闻中心所在的大“梭子”——新闻中心和国际汽联办公区域,这是上赛场后来的标志之一,被我独家命名为“金梭”和“银梭”。“梭子”彼时还在“胚胎”阶段,我同样想象不出,未来这里会如何人声鼎沸,全世界的名流会如何在这里昂首阔步。

当时我的摄影搭档,对着站在空中的我的墨镜,拍了一张特写,镜片上是主看台的倒影。后来,他告诉我,这张照片被很多媒体和机构选用,让他赚了不少稿费。确实,像我这样的普通人来说,F1的一切,都是新鲜的模样。因为无法预料,所以全是展望。

F1带来的热闹,是切切实实的,正赛一天十几万人次的大人流很壮观,到处能偶遇各界明星的兴奋,甚至后来“变质”到麻木。可热闹又怎么够呢?那个时候,我们做F1中国大奖赛的报道,除了常规的赛事新闻,最喜欢故作深沉地设置一些问题,来凸显我们的深刻……和焦急。比如我们会问:“F1中国站承办费太贵了,首期7年之后还会续约吗?”“F1来中国,会让中国观众爱上自己的赛车吗?”“上海7年7位车手拿冠军,没有一个相同,车迷们很满足,但什么时候才会有我们自己的车手来承载这份爱?”

悠长的时光,让当年意气风发的一些上海F1知名人士,都长出了深深的眼袋和斑驳的白发,也让前面的问题都陆续有了答案,只有关于车手的设问,一直悬而未决。这么多年里,中国车手当中,跟F1有过瓜葛的——程丛夫、董荷斌、马青骅,都曾有过“接近F1”的传闻,但谁也没能熬出来。全球仅20席的超级车手宝座,20年前开始就“在向中国招手”,最后,我们发现,这些宝座更像“招财猫”一些。

可是,就如黄浦江的江水一直在奔涌向前,上赛场的引擎轰鸣声不停,可能性就不会终止。就像20年前又有多少人会意识到,当年的车手阵容中,20年后“头哥”阿隆索还能“硕果仅存”呢?以及,20年前那个在主看台上看他比赛,从而沸腾了赛车热血的5岁小孩,当年又怎会意识到,自己能成为中国赛车界追问了20年问题的答案,与偶像“头哥”一起,并肩站在了上赛场的观众前呢?

弱冠之年,意味着人生的分水岭,曾有的期盼都已实现;曾想要的未来,已来。周冠宇之后,中国的赛车也有了新的提问——作为赛车运动金字塔尖的F1,我们的人要进,车是不是也要进?产业是不是也要进?这些都是属于而立、不惑之年的问题,但我们大约不至于再茫然无措,不至于再只靠幻想,因为我们知道,一直走,总归有答案。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陈宏

编辑:周晓 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