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没有天选之子,网红科技馆馆长与青少年交心
2024-04-22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实习生 朱一丹/文、图

“创新没有天选之子,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科学教育不是高科技教育,万物皆可研究”“发现现象、产生问题,就是科学研究的开始”……今天下午,上海市社联主办的“东方讲坛•思想点亮未来”系列讲座在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展开一场特别讲座。因走上今年全国两会的“委员通道”和金句频出,让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技馆馆长倪闽景早就被在座的师生们熟识了,他的“每个孩子都有可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主题演讲备受大家的期待。

  // 创新源于多样化的大脑与行动 //  

一开场,倪闽景就和同学们交流起了科学与技术的本质。“宇宙演化就是不断创生新现象的过程,就如形成一层层的套娃。人类在中间某一个套娃开始,努力向内溯源每一个现象的形成过程,这个发现新现象、发现现象背后的规律的过程就是科学。”

倪闽景告诉同学们,随着科学自身的工具化,意味着一般普通人都可以深度参与科学探索和新世界的创造,一个人利用新技术的成本已经越来越低,机会也越来越多,因此,每个人通过自由研究产生新发现的可能性也在同步增长。

在他看来,创新从来都没有“天选之子”。早在1841年的一天,波旁小岛上年仅12岁的奴隶爱德蒙,成功给困扰欧洲人近300年的香草成功授粉。正是在探索自然世界行动中,由于各种意外情况,会呈现出新现象并被偶尔发现,这正应了那一句“行动会带来意外,从而实现新发现”。

实际上,对每个人来说,新学习总是以形成脑神经元的新连接来学已有的知识,但是这些代表已有知识的神经元回路,会突然拼接成新的脑神经回路,从而创生新思想。因此,倪闽景特别希望同学们意识到,创新源于多样化的大脑与行动,创造力也来自丰富多彩的个性化人格。

“只要智力正常,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拔尖创新人才。”他强调,把超常儿童归拢到一起,做超前拔尖学习和训练就能够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实际上成功的并不多,其主要原因就是集中培养反而减少了人才成长需要的多样化环境。“自主、专注、坚韧是拔尖创新人才的特点”,他鼓励同学们要从问题到课题。

  // 学校硬课塑造思维能力 //  

对于学校语数外物化生这样的“硬课”,倪闽景认为,同学们必须认真对待,这其实塑造着我们的思维能力。因为,系统的概念学习和对自然规律的把握,将使学习者对世界的认识超越人的自然感觉范畴,深入到十分抽象的层次,而这需要较长时间的符号训练和概念间学习训练,才能实现理解。学科最大的优势是结构化,这种结构化是知识、概念、原理、理论一层层叠加关联的过程,一旦这些结构化的学科事实被人掌握,就会上升到学科观念层面,从而使学科思维能力上升到普遍的问题解决能力。

另外,人的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有的时候又并不能通过高度课程化的正规教育实现,而是需要在比较宽松和相对自由的环境里养成。因此,倪闽景提醒,青少年离开学校环境,进入博物馆、科技馆等校外的学习环境里,往往会带来新鲜的空间感和全新的人际关系,学生之间因学业压力带来的竞争性也会减少,合作、游戏等学习方式会更加明显。

“不同环境、不同人物、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学习方式,给青少年学习带来了新的意义和新激励。”倪闽景说道。

  // AI时代人格要丰沛对自然更敏感 //  

互动环节,许多同学争相提问。第一位提问的男同学特别想知道,在人工智能时代,自己可以通过哪些努力来成为一个行业的创新人才。

倪闽景认为,首先还是要明确自身在哪个方面感兴趣。“人工智能是一个很强大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研究很多内容。”他以创新药为例,就高血压来说,原创是人家发现靶点,发现高血压到底是哪个基因出现了问题。所以,拔尖创新的人才,都是最先发现问题的。

成为拔尖创新人才,除了走在前沿,倪闽景还鼓励同学“万物皆可研究”。“现在没有一样东西研究清楚了,只要你对哪个东西感兴趣,研究并专注下去,跟着前沿的人,跟着科学研究,借助人工智能往前走,你就有可能会有发现,甚至在高中阶段就有发现。”倪闽景说。

倪闽景在互动中,十分鼓励大家多亲近自然。“自然界里有最丰富的色彩,最丰富的声音和最丰富的形状,这些都能促进我们个人的感官能力的提升。”倪闽景表示,除了善于发现,坚韧的品格也很重要。“等同学们以后有机会在机构做研究的时候,有可能七天七夜不睡觉,眼睛也不眨,等着结果出来,这就是科学家!”

除此之外,健康的身体也很关键,“科学家做研究是一个很疯狂的状态,结果你干两天就趴下了,所以,体育锻炼也很重要。”倪闽景认为,越是在人工智能时代,人格要更丰沛,对自然要更敏感,这是最核心的。

在青春洋溢的校园进行别开生面的“头脑风暴”,以今日之传播成就明日之传承——这样的讲座,“东方讲坛·思想点亮未来”已连续举办了8年,本季将持续到6月中旬,聚焦传统文化传承,城市更新,科创素养提升等,通过讲座、互动和讨论,点亮青少年的思想,以今日之传播成就明日之传承。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实习生 朱一丹/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