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可能是化了妆的悲伤
2024-04-22 文教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宋晓东

01

小森经常会因为下面这件事感到焦虑。

如果他给对方发了一条信息之后,对方没有很快回应,那么小森马上就会感到焦虑不已。他会不停地去查看手机,焦虑地等待对方回复,然后不断在大脑中设想各种不好的可能性——

对方是不是生气了?是不是自己发的这条信息太唐突了?是不是发的信息意思表达不明确,被对方误解了?

表面上看,小森很容易因为对方没有回复他的消息感到焦虑。但当我和小森分享一些方法去化解焦虑情绪的时候,我和他都感觉效果不太理想。

比方说,我建议小森可以在焦虑的时候去转移下注意力——读读书、听听音乐或者去打会儿篮球,等等。

但小森说,当他为这件事情感到焦虑的时候,转移注意力这个方法根本就不管用。即使是打篮球的时候,他也会找借口去看手机,查看对方是否回复信息。

“对方是否回复了信息”这件事好像有一个巨大的吸力,几乎夺走了小森所有的注意力。

02

我开始怀疑,藏在小森焦虑情绪背后的,可能还有其他某种更为核心的情绪。

后来,我和小森聊到了原生家庭。

我了解到,小森从小是在爷爷奶奶家长大。小森说,小时候,他特别渴望能够得到来自爸妈的关爱。但那个时候,爸妈都在外地打拼,很少有时间回来陪伴他。

他特别盼望妈妈能早日回家,但这种盼望,却总是没有回应。

爷爷奶奶虽然在生活上把他照顾得很周到,但是在情感呵护方面,却没有那么细致。那时的小森,特别渴望有个人能听他讲讲心里话,特别希望能够得到妈妈无条件的关爱。以至于每当电视节目里面放到“世上只有妈妈好”这句歌词的时候,他的泪水就会在眼眶里打转。

如果一个小孩在需要关心的时候,总是无法得到亲人的回应与反馈,那么他就会常常感到绝望与悲伤。

虽然小森现在已经长大,但是每当他发出信息之后得不到回应的时候,又会重新体验他在小时候所曾体验到的那股巨大的悲伤感觉——想要得到妈妈的关爱,但是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的感觉。

只不过,这种“悲伤”太令人痛苦和沮丧了,所以它就以“焦虑”的面貌频繁地出现在小森的生活中。毕竟,相比“悲伤”来说,焦虑更加容易被人接受一些。 

03

当我尝试这样解释给小森听的时候,小森的泪水止不住地流了下来。看来,这个解释对于小森来说,是一个合理的解释。也许有人会说,理解了焦虑情绪背后藏着的核心情绪是悲伤之后,又能怎样?这种理解本身对小森走出现在的反应模式有好处吗?

答案是肯定的。

在《书写自愈力》一书中,作者周丽瑗这样写道:

“只有真正地到达了核心情绪,并充分理解这些核心情绪后,我们才有可能离开它,把它转化成积极的情绪。从神经科学的角度看,将体验进行言语化表达可以使大脑平静下来。简单地说,因为我清楚是什么让我感到不安,所以我感到更加平静。”

既然小森知道了自己为什么会在等待别人回复时显得如此焦虑,那么他在下一次等待别人回复的时候就会多一份自我觉察,然后在这份自我觉察的引领下,变得更加平静与从容。

当你经常被某种负面情绪所缠绕,同时又很难消除它的时候,不妨尝试问自己一个问题:

这种负面情绪的背后,是否还隐藏着更深层次的某种情绪,并等待着你去深入发掘?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宋晓东

来源:学生导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