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当阅读从潮流变成日常
2024-04-23 文教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视频

现在,阅读早已从一股潮流变成了日常生活。今年世界读书日,“书香满城”固然显得很热闹,但是有很多读者对记者说,其实现在每天都是世界读书日,阅读不需要去庆祝,阅读只是一种坚持。当然,有很多新阅读方式正在激发人们更多的热情,而“书香上海”长效机制的逐步建立,将使上海这座“阅读之城”的地位越发稳固。

智慧阅读场景建设

  图书馆迎来“新玩法”  

公立图书馆早已突破图书借阅的传统概念,这个世界读书日,各种致力于“大阅读”的新玩法让读者眼花缭乱。长宁区图书馆“新页书房·艺术主题馆”今天就在长宁文化艺术中心启幕。这是继“新页书房”“新页书房·非遗主题馆”之后,这个图书馆阅读品牌系列的新成员。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一早赶到时,就被一位可爱的“机器人馆员”吸引住了。这个机器人不仅能根据需要,带领读者进行导览,还能和读者聊天。

“新页书房”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智慧阅读场景”。“智慧”当然得有高科技。这“机器人馆员”就是高科技的代表。同时,人工智能算法还会根据读者的借阅历史和偏好,提供个性化的书单推荐,帮助读者在众多图书中迅速找到心仪的读物,大幅提升借阅效率。

而“阅读场景”则主要和书房借阅内容有关。比如这个“艺术主题馆”,内容就多半与艺术相关。馆内藏书按照“表演艺术、视觉艺术、综合艺术、艺术史论”四大主题排列。以主展墙面“中国艺术史交互区”为起点,“新页书房·艺术主题馆”设计了金属区、木雕区、釉面区三块区域。

开放内容指数级上升

  数字阅读方兴未艾  

最近公布的《2023上海市民阅读状况调查》显示,市民数字阅读率达98.20%,数字阅读已成为主流阅读方式。可以说,每年人均超12本书的阅读量,有很大一部分是电子书。数字阅读率的大幅飙升,与数字阅读内容的指数级增长,以及数字产品极高的性价比有很大关系。世界读书日当天,阅文旗下QQ阅读就上线了一份“数字阅读周”书单,推荐500多本好书并开启限免阅读。

据悉,本次活动是QQ阅读联合上海图书馆等15家公共图书馆,中央文献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等73家出版单位共同发起。“数字阅读周”百部限免书单中既有《活着》《千里江山图》《张居正》等文学经典,也有《长相思》《我的阿勒泰》《与凤行》等影视原著,还有打眼、锦凰、唐家三少等上百位网络文学作家的代表作。

500多本好书被分为四大主题,包括出版物的“读自有趣”、针对男性读者的“一读风采”、针对女性读者的“情有读钟”和综合品类的“读树一帜”,覆盖文学、小说、历史、哲学、心理学等44个品类。活动期间,QQ阅读将根据用户阅读偏好推荐作品,每名用户可享200本书限免优惠。

影视演员陈都灵、林一和阅文作家打眼、会说话的肘子、卖报小郎君、血红共同担任“全民阅读推广志愿者”。主办方告诉记者,此次活动将持续到5月5日,旨在推广全民阅读,推动数字阅读,助力“书香社会”建设。

读书盛会推2.0版

  建立“书香上海”长效机制  

各类读书节是这个世界读书日的一道风景。读书节不仅仅是借阅和购买图书,更是一种新型阅读方式的探索。所以很多读书节的2.0版本,尤为引人注目,很多活动将持续一整年。今晚的“上图之夜”拉开了第六届上海图书馆阅读季(2024-2025)的序幕。今年上图阅读季在“破圈”方面可圈可点,通过与上海国际电影节、上海国际艺术节和上海旅游节的联动,推出了“瞰江山”“寻文脉”“汇百川”“拓经纬”“读百科”“悦生活”六大板块。

值得一提的是,“书香上海”的长效机制在今年上图阅读季充分呈现。阅读季举办的45项重点项目,约120个系列、约1500场阅读推广活动,将持续到明年。在上海图书馆,市民随时随地可以感受到扑面而来的书香。

长宁读书节这次把阅读的外延进一步拓展。今年正值文学巨匠巴金诞辰120周年,在读书节期间,巴金故居与长宁区图书馆共同举办“书之爱:巴金与书”图片展。展览分为“读书之乐”和“藏书之趣”两大板块,以珍贵的图片和文字展现了文学大师巴金与书的不解之缘。“读书之乐”回顾了巴金先生受书籍的启蒙和影响。“藏书之趣”展出巴金先生的藏书清单、购书单和买书经历,并在他汗牛充栋的藏书中选出一系列代表性的书籍等供观众赏鉴。

而读书节的举办,绝不是一时的热闹。记者了解到,上海正在积极探索“书香上海”长效机制。长宁区从2019年开始就在试点公共图书馆总分馆制。目前,该区已建立长宁区图书馆天山馆为总馆,愚园馆和仙霞馆为直属分馆,10个街道镇图书馆为分馆,183个居民区活动室、15个“阅空间”和部分共建单位等为基层服务点的三级总分馆制体系,为广大长宁市民提供更加精细化、多元化的优质服务,打通全民阅读的“最后一公里”。

读书品牌大集合

  上海已成全国阅读高地  

今天虽然是工作日,但是上海各大阅读品牌集体发力,这也是读者对上海阅读品牌的一次检阅。“巨鹿之赞”是上海作协旗下上海作家书店的一个阅读品牌,在过去几年时间里,已有大量的知名作家到此做客,与读者深度交流。

知名作家、复旦大学教授严锋今天就携新书《时间的滋味》作客“巨鹿之赞”。散文随笔集《时间的滋味》,收录了他近些年创作的近30篇散文随笔。很多文章都是以小见大的。《一碗油豆腐粉丝汤》记录了作者在1971年随父亲在上海吃到一碗油豆腐粉丝汤的场景。《长安的城与面》记录了作者某年在陕西西安跨年时,由面馆的地址想起了马伯庸在《长安十二时辰》中对古时长安的尽力还原,引申探讨了文学作品与城市的关系。

但是在此次“巨鹿之赞”中,一向关注科幻文学的严锋其实更想讲讲“技术时代的文学”。在严锋看来,AI的高速发展已经把文学语言推到了更加极致的,甚至是生死存亡的危机问题。这是技术在推动语言转向,但是人们不能因此而拒绝机器,写作中机械劳动部分交给机器,写作者可以更集中做更有创意创造性的工作,这是一种倒逼。

思南读书会也在世界读书日期间迎来了十周岁生日。据统计,10年中,读书会共举办活动452期,邀请到作家、学者等嘉宾1700人次,包括6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和11位茅盾文学奖得主,参与读者共计8万多人次。随着读书会的名声日益壮大,“去思南”也成为很多作家、学者来上海的第一认知。对阅读的爱,把大家链接在一起。    

据悉,上海目前是全国拥有读书会最多的城市之一,也是拥有书店最多的城市之一。“上海的阅读力量在这个世界读书日尽显无疑。”评论人洪辉对记者表示,“上海事实上已经成为全国的阅读高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