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文物里也藏着税收知识,上海青少年边逛博物馆边学税法
2024-04-2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文 受访者/图

上海市娄山中学学生李博闻激动而兴奋地指向了博物馆橱窗里一件珍贵的文物,并大声宣布:“找到了!这正是今天税务课上老师提及的那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易知由单’!”这份发现无疑给他和同学们带来了不小的惊喜。

近日,上海税务部门携手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跟着文物学税法”青少年税收普法专题活动,旨在让沪上中学生有机会走进博物馆,在探究文物奥秘的同时,深入学习税法知识,以此拓宽青少年税收法治教育的边界,并开创性地尝试通过税馆联合的新模式,利用税收文物进行普法教育。

“如果税收文物会说话,那么它会告诉你,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税务机构诞生于何时……”在活动中,来自长宁区税务局的税务干部们围绕馆内珍藏的税收文物,生动开设了一堂名为“如果税收文物会说话”的税宣小课堂,借助实物展示,详尽讲述了发票的历史演变、印花税等税种的发展历程等内容,使学生们得以在实际感知中增进对税法知识的理解。

实践环节,学生们步入博物馆展厅,手持线索卡,展开了对馆内标志性税收文物的探索之旅。其中,李博闻成功找寻到了“易知由单”,现学现用,并向周围好奇的参观市民解释道:“‘易知由单’这一名词,拆解开来寓意深刻——‘易’意味着简单明了,‘知’即知晓,‘由’指的是事务起因,‘单’则是指单据凭证。合并理解,‘易知由单’便是易于让人明白事务缘由的官方通知单,其作用在于古代官府向百姓发放田赋征收的通知。”

与此同时,另一位名叫杨佳乐的学生亦饶有兴趣地向大家介绍了身边的另一件重要文物——江海北关界石。这块界石不仅是税收文物,还承载着鸦片战争的历史记忆,生动展示了我国关税制度的沿革过程。杨佳乐说:“穿越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时空隧道,不同历史时期的税收文物犹如一部部无声史书,记录着税制的变革轨迹,见证了各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此次历史博物馆与税务部门联合打造普法实践基地,将文物普及与税法宣传相结合,是一次很有意义的‘跨界合作’,既可以帮助社会公众了解税收知识、增强税收法治意识,也可以让更多人走近文物、了解上海历史。”周群华馆长说。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党委委员、总会计师余静与上海市历史博物馆党总支书记、馆长周群华共同揭牌“‘跟着文物学税法’普法实践基地”。

此外,为推动青少年税收普法常态化,长宁区税务局聘请了娄山中学学生代表为“跟着文物学税法”青少年志愿者,通过中学生绘声绘色地讲解,在课外时间帮助前来参观的社会公众了解税收文物背后的故事。

国家税务总局上海市税务局党委委员、总会计师余静表示,税务部门将持续深化与历史博物馆的税收普法共建,积极拓展税收普法阵地,创新打造精品税收普法项目,建立青少年税收法治宣传教育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税务机关、学校和社会共同参与的青少年税收法治宣传教育格局。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文 受访者/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