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大学生发挥专业特长,走进社区为居民打造家门口的“金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吴恺/图、视频
今天下午,第一届“协创共学·上海市大学生社区创课大赛”总决赛暨展示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紫竹教育园区举行。从183支参赛队中脱颖而出的20支队伍,经过激烈的现场角逐,最终10门课程获评首届上海市大学生社区创课大赛市级精品创课。
// 大学生围绕五大主题设计好课 //
《奇妙的情绪之旅》《舌尖上的学问——食品安全与营养科学》《动物杂谈,我们在守“沪”》……在总决赛现场,20支入围参赛队用精彩演绎、精准表述和对社区学习需求的深入了解,向现场观众展示了当代大学生热心社区教育、助力全民终身学习的热情和活力。大学生团队的专业性、创造力和现场表现力令人赞叹不已。
此次“协创共学·上海市大学生社区创课大赛”自启动以来,共吸引了来自21所高校744名学生组建的183支参赛队报名。围绕“健康素养”“文化素养”“信息素养”“市民素养”“生活素养”等五大主题,各参赛队深入调研市民学习需求,精心策划组织实施,形成了一批创课设计方案。
经过初赛,113门创课方案获得“潜力创课奖”,通过双向选择落地5个试点区进行长达四个月的孵化、制作和社区授课实践。最终,95支参赛队成功制作完成一门要素齐全、符合课程标准的社区教育课程。整个活动共制作逾950个微课程视频,累计时长超过5700分钟。
谈到创课初衷,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艺家达人,点亮生活栖居——生活美育系列课程”参赛队,希望通过美育类课程鼓励青少年发挥想象力,用大胆的艺术创作积极参与美好社区的共建。为更多青少年打开社区公共空间的边界,不断提升青少年参与小区治理的能力与意识。
现场的宣传册显示,这是一门将艺术作为幸福生活途径的课程,从自然美学、实用设计,再到创意美感浸润等多方面提供与生活相关的美学课程,带领更多喜爱艺术的“艺达人”和孩子们通过欣赏、绘画、手工、策划展览等方式,在参与中实现共创,将创意作品投入到社区美化与治理中。
来自上海师范大学的“吾家有女初长成”参赛队希望通过自己设计的课程,教会青春期的女孩懂得必要的生理卫生常识,呵护她们健康成长。
在创课过程中,高校青年学生也收获了满满的成长。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妆成历史——跨越千年的沪上美妆之旅”团队的一位小伙伴说:“第一次去社区授课时感到非常紧张;现在感到自己真正融入社区、融入社区教育,自在从容很多。”
// 将进一步优化并配送到社区 //
本次活动由市教委、市教育发展基金会,联手华东师范大学等18所高校以及闵行、徐汇、普陀、静安和杨浦等5个区教育局共同举办。市教委副主任叶霖霖介绍,这是将闵行区和华东师范大学此前开创的创课经验向全市进行推广,通过优化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使之成为挖掘全市高校资源服务社区教育、具有上海特色的品牌项目,
通过此次大赛,希望不断扩大创课的辐射与覆盖面,吸引和鼓励更多高校参与,为社区居民就近提供更加适需、更富创意、更加专业的社区教育服务。同时,持续深化社区与高校的合作,构建优势资源共建共享的区域终身教育体系,支持更多大学生参与社区教育,更好发挥大学生社区创课在推动青年学生和社区居民全面发展,有效改善社区民生、提升城市软实力。
现场,经过资深专家团队、社区教育工作者团队和社区居民观众团的评审,最终现场产生10门市级精品创课和10门精品入围创课。同时,现场公布了市级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社区创课孵化基地和优秀组织奖名单。
主办方表示,通过本次活动,不仅形成了一批受到广大居民普遍欢迎的优秀社区教育课程,更形成了社区与高校联合、发挥大学生专业特长参与社区服务的有效渠道。接下来,优秀的创课成果将进一步优化并配送到社区,使其能够惠及更多社区居民。同时,将进一步宣传推广年度赛事成果,鼓励更多区域、更多高校、更多大学生参与进来。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