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暗夜中的白马——世界文学经典是如何炼成的
□李跃
经典是被后人定义的。在浩如烟海的文字中,最终经过时间长河的荡涤、留在人间的璀璨经典,除了毋庸置疑的文学性,更因其差异性与引领作用令当世振聋发聩,令后人铭记。暗夜里的白光最明亮,所以那刺破黑暗的第一缕光,会成为被看到的、永远被人记住的经典。
《呼啸山庄》
美学意义上的突破
由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创作、于1847年首次出版的情感小说《呼啸山庄》,通过讲述男女主人公希斯克利夫与凯瑟琳间持续几十年、穿越生死的爱恨情仇,勇敢展现人性的复杂。作者的语言深沉、雄浑而真挚,将过往与现今交织在一起的叙事方式在当时也十分独特。除却对阶级矛盾、贫富差距等社会现实问题的表现,《呼啸山庄》最为显著的经典性体现在它实现了美学意义上的突破。
英国著名作家毛姆曾评价它说:“我不知道还有哪一部小说中,爱情的痛苦、迷恋、残酷与执着,如此令人吃惊地被描绘出来。”希斯克利夫对凯瑟琳爱得刻骨铭心,因贫富悬殊被凯瑟琳放弃,从而生起熊熊的复仇之火,他不仅恨凯瑟琳,更恨所有人,他的复仇是要毁灭一切。凯瑟琳的死也没能熄灭他的复仇火焰,反让他更加痛苦。他变本加厉,将呼啸山庄和画眉庄园原来的主人逐个推入痛苦的深渊,一代人的痛苦还不够,希斯克利夫甚至要让悲剧在下一代中延续。而最终,小凯瑟琳和哈里顿之间纯洁的爱情,让希斯克利夫看到了凯瑟琳和自己年轻时的影子,人性逐渐复苏,开始体察到复仇带来的痛苦和空虚,并得到心灵的救赎。小说强烈的情感表达极具艺术感染力,给19世纪上半叶的读者带去极致的审美体验,从而在文学史上绽放出璀璨之光。
在《呼啸山庄》出版的年代里,英国主流文学中充斥着对礼教、道德、向善等的刻板教化,而《呼啸山庄》恰与此有着严重的冲突。它对至情至性的描写更加符合现代文学的主张,应该说,它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金庸先生曾对这部作品给予极高的评价,认为这是一部情感深沉、充满戏剧张力的作品,作者在文学技巧上的卓越表现成功营造了一个既真实又梦幻的世界,这个世界既充满了悲剧色彩,又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在金庸先生的作品中,许多主人公都有着复杂的身世背景和性格,被塑造得立体多面,爱情与友情、忠诚与背叛等多种情感元素的交叠拉扯,被描绘得深沉而真挚,这与《呼啸山庄》的人物形象与情节铺展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不难看出这部作品对金庸先生文学创作的影响。
《变形记》
现代主义文学里程碑
《变形记》是一部由奥地利作家弗兰兹·卡夫卡创作的中篇小说,发表于1915年。小说中,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是家里的顶梁柱,他长年辛苦工作,赚取微薄的收入供养父母和妹妹。可是有一天,他突然变成了一只甲虫,不仅不能再为家人提供经济支持,还成了一个累赘。原本对他和颜悦色的亲人在他“变形”之后,迅速开始“变脸”,对他毫无温情可言,满是冷漠与嫌弃。最后,萨姆沙在孤独与饥饿中痛苦地死去。小说用荒诞的故事深刻揭露出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巨大的精神压力,以及人与人之间唯利是图的关系。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开篇的第一句话,卡夫卡便将读者带入到一个荒诞的世界。卡夫卡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洲,他对社会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借由《变形记》以荒诞的形式表达出现代社会中人的孤独、异化与无助。这部小说具有独特的超现实主义风格和深刻的主题,既富有哲理又极具文学魅力,是文学史上一次重要的革新,成为现代主义文学的开端之一。
现代主义文学旨在打破传统文学的束缚,寻求新的表达方式和审美标准,深入挖掘内心世界,表现现实世界的荒诞与异化,以及形式上的创新与实验。
继《变形记》之后,又涌现出许多优秀的现代主义作品,如詹姆斯·乔伊斯的长篇小说《尤利西斯》、塞缪尔·贝克特的荒诞剧《等待戈多》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哥伦比亚作家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曾直言,是卡夫卡启发了他创作小说的潜能,其作品《百年孤独》更是深受卡夫卡超现实主义和魔幻现实主义的影响。法国女作家西蒙娜·德·波伏娃则认为,“卡夫卡的作品讲述了我们自己的故事,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洞察力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荒诞性”。《变形记》作为卡夫卡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是现代主义文学的里程碑,更为后来的文学家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
《汤姆叔叔的小屋》
唤醒人的正义感
由美国作家哈里特·伊丽莎白·比彻·斯托创作的《汤姆叔叔的小屋》,1851年6月开始在一家杂志上连载,1852年3月正式以书籍形式出版,随即在社会上引起巨大反响,它用细腻生动的叙述,激发了人们为自由、平等与正义而战的情绪,间接推动了南北战争的爆发。作者斯托夫人被林肯称为“引发了一场大战的小妇人”。
《汤姆叔叔的小屋》问世前夕的美国社会,两种经济制度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小说不仅细致描写了奴隶被迫长期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生命安全时时受到威胁等凄惨境况,而且激发了更多人对自由的渴望和对奴隶制的反抗,唤醒了更多人的同情心和正义感,促使他们投身于解放运动中。《汤姆叔叔的小屋》立场鲜明,加剧了南北之间的紧张关系,对美国南北战争的爆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的经典语句至今仍被人铭记:“自由就像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却比任何东西都重要”“我们不是在为自由而战,我们是在为人性而战”……后世的美国知名作家马克·吐温、托尼·莫里森等人均深受其影响,持续在作品中表达对自由、平等和正义的追求。《汤姆叔叔的小屋》以其出色的文学性和现实主义精神,成为推动历史进程的一部不朽之作。
《爱丽丝梦游仙境》
开创儿童文学新纪元
《爱丽丝梦游仙境》是19世纪英国作家刘易斯·卡罗尔创作的一部童话,出版于1865年。这部作品一经出版就迅速获得了国际文坛的广泛赞誉,它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奇幻的故事情节和生动的角色塑造,还在于其深邃的哲理思考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与《爱丽丝梦游仙境》同时代的英国儿童文学,往往带有浓厚的道德色彩,通常以说教的方式传递成人世界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强调孩子应该服从成人的意愿和期望,而不是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探索世界。然而,这种儿童文学风格在《爱丽丝梦游仙境》中被颠覆了,作者以奇幻、幽默和荒诞的方式呈现出一个充满想象力的世界,让孩子们在其中自由探索,不再强调道德说教,而是通过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一些积极的价值观念,如勇气、友谊、好奇心等。同时,《爱丽丝梦游仙境》中富于哲思的语言充满文学魅力,被传颂至今,如:实现“不可能”唯一的方法就是相信它是可能的,又如:我总以为时间是个小偷,将我们拥有的一切偷走,从不曾给我们机会,但我错了,它总是先给予再拿走,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礼物。
《爱丽丝梦游仙境》对后世作家和作品的影响深远且广泛。自问世以来,这部作品激发了无数作家的创作灵感,成为了许多经典文学作品的源头。经典奇幻小说《绿野仙踪》《纳尼亚传奇》以及当代现象级魔幻文学作品《哈利·波特》均受到其影响。美国作家斯蒂芬·金曾公开表示对《爱丽丝梦游仙境》的喜爱;英国作家尼尔·盖曼是这部作品的忠实粉丝,评价它是一部“极具启发性和创意的作品”,而且“非常适合所有年龄段的读者”;英国作家菲利普·普尔曼认为《爱丽丝梦游仙境》展现了一个充满奇幻和想象力的世界,激发了他对创作类似故事的兴趣。《爱丽丝梦游仙境》以其奇幻的想象世界、深刻的寓意、独特的文学风格,开创了儿童文学的新纪元。
经典的文学作品往往是快时代脉搏半拍的作品,它们如暗夜中的白马,冲进黎明前的黑暗,从某一处撞出第一缕曙光,让黑暗在身后支离破碎。时间之河流淌不息,那匹白马也一直在奔跑,无论山川与大洋的阻隔,从有文字的远古时代,一直奔跑至今,还将继续前行。
作者李跃,《小说月报》编辑。
李跃
来源: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