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集群数首次跃居全球第一,长三角经验受关注
2024-04-2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图 

几天前,“科技集群”这一关键词刚刚出现在2023年中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发布会上,几天后,就成为2024中关村论坛年会上被热议的话题。作为平行论坛之一,在以“集聚科技力量 引领城市发展”为主题的全球科技集群创新论坛上,以上海-苏州科技集群为代表的“长三角经验”受到关注。

4月24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中国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达到24个,首次跃居全球第一。《报告》指出,全球五大顶级科技集群包括东京—横滨(日本)、深圳—香港—广州(中国)、首尔(韩国)、北京(中国)和上海—苏州(中国),其中,中国地区集群占据三席。

作为全球五大顶级科技集群之一,上海—苏州科技集群的相关经验因此备受关注。在全球科技集群创新论坛上,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分享了这一经验。

长三角一体化建设已经从1.0发展到3.0阶段。“上海要建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苏浙皖具有雄厚的产业基础,制造业门类齐全,长三角一体化3.0就是打造产业高地。”刘庆介绍道,在建设高水平研发载体方面,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目前已在电子信息、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兼有研发载体97家,分布在上海和江苏不同区域,研发人员合计超过16000人。同时坚持以长三角种类齐全、体量巨大、高度活跃的产业作为基础,架设全球创新高地与长三角的桥梁。创新资源集聚网络已经得到深入拓展:国外战略合作高校机构83家,海外代表处(孵化器)7家,国内战略合作高校机构106家,累计实施海外合作项目200余项。

刘庆以一项典型案例展示了上海—苏州科技集群的一体化程度。目前国内创新自研上市产品数目最多的企业复宏汉霖,通过精准匹配上海的高校华东理工大学,完成技术需求研发端的问题解决,再链接江苏生物医药生产装备企业完成原型机的中试与生产放大。实现国产制造关键技术的开发与产业化。目前这家企业正积极匹配长三角的生产放大基地。

这一案例仅是长三角科技集群的一个缩影。刘庆表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已与细分行业龙头共建联合创新中心,凝练企业出资解决的“真需求”,解决龙头企业真需求,助推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已累计建设企业联合创新中心457家,企业凝练提出技术需求2372项,企业意向出资金额超83亿元,累计解决技术需求893项,合同总额23亿元。

而通过项目经理制整建制引进人才团队,已累计引进项目经理团队430余个。“我们希望未来能再增加创新综合体超过10家,研究所的规模到100家以上,人数到5万人以上,每年联合培养的研究生从现在每年2500人增加到1万人,龙头企业做到1000家以上。”刘庆表示,希望能够成为促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促进长三角区域创新链和产业链,创新要素和产业要素的深度融合。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