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中国式身体表达走向世界,舞剧《雷雨》7月正式首演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4月29日,“东艺制造”持续发挥创作活力,再次接棒一部全新力作,由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全力打造的舞剧《雷雨》在沪举办新闻发布会,全体主创、主演阵容正式面向大众亮相。在“国际舞蹈日”之际,用这份特别的礼物为新时代文艺作品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诞生于1934年的《雷雨》,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文学经典,由其改编的作品不断在舞台上焕发新的生命力。而舞剧《雷雨》将首度以全本、全角色的创编把雷雨故事用舞蹈形式完整地搬上舞台,在90分钟里用肢体集中言说一个矛盾爆发的雷雨夜。这将是“东艺制造”推出的首部原创舞剧作品,延伸了东艺在舞蹈领域的全新探索。目前,舞剧《雷雨》正在紧锣密鼓地排演,将于7月25日揭开面纱,世界首演。
打破传统、重塑经典
舞剧《雷雨》掀起新潮流
去年初,当东艺提出要排演舞剧《雷雨》时,总编导赵小刚眼前一亮,一拍即合,“一环扣一环的剧情,带着一定悬念、带着一定未知,让读者愿意追随剧本,去寻找周公馆里埋藏的秘密。我们的难点在于,如何把这些用语言说出来的秘密,制造的矛盾冲突,人物之间的爱恨嗔痴,用身体语言表达出来”。
因此,在这版《雷雨》里,观众首先看的是“舞”本身,以舞带戏是本次创排中不断强调的理念。“八位主演八个角色,单是用舞蹈表达每个人物的性格就已经足够精彩了。”赵小刚表示,舞剧《雷雨》的创排将打破大多数舞剧聚焦大男主大女主的设置,而强调一种群像戏的演绎,在人性层面塑造和深化八个人物。
舞剧《雷雨》沿袭了原著的故事主线,但又打破了原著的故事时间线,用多线条、多空间的方式重新构建戏剧。不走常规路线,但也不魔改,用现代人的美学视角去重释、去解构经典——这是主创团队达成的共识。赵小刚说:“舞美、服装、音乐,一定不能‘顺撇’。如果观众一来,就看到了想象中的布景、传统的长衫马褂、悲情压抑的音乐,那就失败了。”
赵小刚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编导之一,在演员挑选上十分严苛,“既要身体语言表达能力超强,也要擅长戏剧表演。要绝对尊重原著作戏剧人物的前提下,以舞剧人物的特点给观众带来全新的诠释”。
最终,舞剧《雷雨》共邀请八位主演加盟,由中国歌剧舞剧院艺术总监、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山翀饰演鲁侍萍、由舞蹈家张傲月饰演周萍、舞蹈家孙秋月饰演繁漪、北京闲舞人工作室首席舞者沈徐斌饰演周朴园、浙江歌剧舞剧院舞团团长兼首席演员吴嘉雯饰演四凤,来自上海戏剧学院的本土力量徐立昂饰演鲁贵、朱飞饰演鲁大海、章哲饰演周冲。这些原本都在各个舞剧中当仁不让的男一号、女一号们,凭借对舞剧《雷雨》的向往走到一起,是一股信念让大家聚焦作品本身。
文学经典、现代呈现
引领中国式身体表达走向世界
舞剧《雷雨》是“东艺制造”推出的首部原创舞剧作品。近年来,东艺持续发挥着高水准的创作能力,自制演出项目的艺术门类包括话剧、音乐剧等,打造了《金家花园》《人间正道是沧桑》等一批具有海派特色和中国风格的原创剧目,舞剧《雷雨》延伸了东艺在舞蹈领域的全新探索。
东艺总经理雷雯表示:“中国也有自己的名著,亦是值得被世界挖掘的宝藏。希望可以借助《雷雨》这部作品将中国经典文学通过中国式身体表达走向世界,展现东艺向社会与世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担当。”
作为一流的艺术创制主体,东艺将全力将舞剧《雷雨》打造成一部文学性与舞蹈性兼备,彰显时代审美旨趣的作品,引领中国优秀剧目不断走向世界舞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冷梅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