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只是生性敏感而已”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宋晓东
01
“老师,我的心理素质太差了,一听说要在短时间内做很多事情,我就会感到很烦躁。”
“老师,我一直为一个问题所困扰,如果我在家里学习,这个时候如果父母喊我休息或者让我做其他事情,我就很容易一下子变得很烦躁,甚至会有一种暴怒的感觉。我知道这样不好,但又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这样。”
“老师,我害怕和别人竞争,因为一旦和别人竞争,我就会感觉很紧张。比方说,需要登台参加一个演讲比赛,这个时候,我会表现得比平时差很多。”
在咨询室里,我经常会遇到有上述困惑的同学。当我听到类似叙述的时候,会尝试对这名同学进行心理画像并思考:这位同学,是否属于高敏感人群?
根据伊莱恩·阿伦所著的《天生敏感》一书,上述这些行为倾向都是高敏感人群的典型症状。当然,仅凭上述描述中的一条特征,不足以马上得出结论,还需综合判断。
根据伊莱恩·阿伦的观点,高敏感人群的特征还包括:
他们的情绪比较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
他们对于疼痛会比较敏感。
他们对于咖啡因会比较敏感。他们比较容易受到惊吓。
他们的内心世界比较丰富多彩。
……
所以说,如果你也有上述特质,无需感觉特别难为情,或者总是觉得自己“心理素质很差”,也许,你只是生性敏感而已。
02
很多人因为仅仅看到敏感性格所带来的一些显而易见的缺点,例如多愁善感、思维反刍等,所以羞于承认自己个性敏感,无法做到全然接纳自我。
其实,敏感的个性不仅只会让人具备一些劣势,也会带来很多优势。正如伊莱恩·阿伦在《天生敏感》一书中所提到的那样:
高敏感人群“常常表现出非凡的创造力、洞察力、热情和爱心”,而这些都是非常美好的特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很容易观察到,那些善解人意的人、认真负责的人、具有艺术鉴赏力的人,往往都具有敏感的特质。
正是对自己个性当中敏感特质的觉察,我才开始尝试写作、开展心理咨询、成为一名老师,并慢慢有了胜任力。
总之,生性敏感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情,它也赋予了我们很多独特的优势。所以,问题的关键是掌握一套敏感性格的使用手册。
03
很多敏感的人都希望自己可以具备一些钝感力,这种愿望虽然美好,但却不容易做到。不过敏感的人可以在自己胡思乱想、患得患失、不停地钻牛角尖的时候提醒自己:
“我就是属于这样一种偏敏感的性格,容易多想,但是事实往往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糟糕。”
除此之外,敏感的人还要学会扬长避短,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上面。
我经常会建议敏感的学生把更多的时间用来读书和写作,或者是从事其他创作类活动。
因为敏感的人对知识的感受性很强,所以读书的时候往往更加容易深入;同时敏感的人感情细腻,他们写下的文字往往更加动人心弦。
更加重要的是,在读书和写作的时候,过剩的注意力就可以得到转移,同时还能扩展认知、释放情绪。
接纳自己,是每个人一生都要面临的一个课题。希望每个敏感的人最终都可以坦然地说一句:“我只是生性敏感而已。”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 宋晓东
来源:学生导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