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更真切主题更鲜明,提升版淮剧《火种》亮相宛平大剧院
2024-05-10 文教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在七一前夕,由上海淮剧团创作排演的大型原创红色淮剧《火种》,今天在宛平大剧院上演。此轮上演的《火种》是经过提升修改版,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中的领导作用,艺术性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在上海诞生”的主题之问。

《火种》是上海淮剧团对标“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工程精心打造的原创作品,被列入2022年度上海市重大文艺创作资助委约创作项目。作品以1926至1927年间发生在上海的三次工人武装起义为题材,写的是底层产业工人的故事。

 《火种》由著名编剧龚孝雄、魏睿执笔。应该说,“描写大时代背景下的有血有肉的人物”是红色剧作相比其他作品比较突出的亮点。编剧告诉记者,再大的历史也是有无数个体人物的层次铺排和情感表达来体现的,再伟大的英雄首先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而在讲述《火种》故事时,他们尤其注重描绘大历史中的小人物们坚守信仰的牺牲精神。

该作由著名导演何艺光执导,主要演员由邢娜、王琴、徐良玉、张闯、赵国辉、刘永华六位国家一级演员和陆晓龙、赵悦、王俊杰等一批优秀青年演员共同担纲。导演何艺光秉持“人物的价值决定戏剧思想价值”的创作理念,结合工运题材的特色表达,将歌剧、音乐剧手法融合进部分群像场景的舞台呈现。舞美设计张滴洋将“面”的特性运用到了极致,用长条横幅将镜框舞台进行镜框的重组和空间的切割,同时通过多媒体的赋能,将历史投射在舞台上,丰富舞台层次。

据悉,2023年10月,淮剧《火种》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首演后,先后三次召开专家研讨会,主创团队根据专家们的意见多次研讨修改剧本,不断打磨调整,精益求精,对于此次提升修改版,专家表示:“首演后剧本的修改是一道难题,而《火种》的剧本修改真正做到了在众多纷繁的意见中纳善如流,发蒙解缚,既旁推侧引,又能确立自己的主见,达到了拨云见日的效果。”所以之后《火种》的剧本修改从抓主线、强结构、密针线、树人物入手,文本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更加凸显了主要人物性格,重点加强了对时代背景的刻画,进一步强化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三次工人武装起义中的领导作用,艺术性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在上海诞生”的主题之问。

革命先辈的大无畏精神同样感染了《火种》剧组的每一个人。全剧组上下全情投入,抓实每一个环节,细抠每一处细节,深入挖掘剧目的内在精神并探索角色内心深处的细腻情感与个性特征,以增加作品的丰富度和真实感。五一假期,剧组全员仍坚守排练厅,从坐唱、分场排、连排到响排,所有人通力合作,只为让淮剧《火种》拥有更加蓬勃的生命力,释放其全新的魅力与感染力。

记者了解到,在宛平大剧院结束这次演出后,《火种》还将于5月28日亮相第九届江苏省淮剧艺术展演月闭幕式,展示上海淮剧团的艺术建设成果和上海文艺工作者的新风采。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