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和早餐如何都热乎着?“烟火宣化”街区治理有了首批明信片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日子和早餐都热乎着。”配图咸豆花和油条,这张明信片是为宣化路上的早餐小店设计的。“把山里的甜头送到你的手头。”配上香蕉、粑粑柑等新鲜水果图片,这是为宣化路上的水果店设计的。在江苏路街道召开的党建引领街区治理“烟火宣化”共识会上,参与的商户们、社区居民、周边白领们看到了首批独属于宣化路的颇具艺术性的明信片。此前,不少人羡慕愚园路的艺术性与人气,这一次,属于宣化路的艺术展露了“尖尖角”。
愚园路历史文化风貌区有AB面,一面是大众已经熟知的以愚园路为代表的精致、仪式感,而另一面则是以宣化路为代表的热闹、烟火气。今年,江苏路街道开启的“烟火宣化”治理项目分为三部分,分别是走街窜巷噶三胡、天南地北谈见地以及共创马路新记忆。
作为协办方的社趣更馨营造中心介绍了“烟火宣化”治理项目的前期调研结果,通过前期调研整合了部分反映较多的关键信息,包括羡慕愚园路的艺术性与人气、白领的能量加油站、附近居民与白领的社区食堂、天南地北各地风味……
商户们常感叹,虽然宣化路交通方便,生活气息浓郁,也很接地气,但他们常常羡慕隔壁愚园路的人气,“店铺稳定性差,隔壁经常换店面。”“经营状况很一般,工作日还有周边白领来吃饭,周末就没什么人了。”“宣化路,没什么特色,还是愚园路好,人流量也多。”
附近上班的白领们对宣化路很有好感,“是我们的食堂,步行可达的美食,性价比也很高,东西都还蛮好吃的,最喜欢广东肠粉、肉夹馍。”“这里包含了天南海北各地美食,来自不同地方的人都能吃到家乡的味道。”
此次社趣更馨营造中心还发起了宣化路探索员的招募计划,东华大学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视觉传达系师生和自愿报名的其他市民也成为了宣化路探索员。通过前期走街串巷,他们觉得,愚园路和宣化路,虽然只相隔一条马路,但气质相差很大,愚园路艺术性很强,而宣化路烟火气更浓,每天演绎生活日常。但他们也发现,从事餐饮业很是辛苦,“不少年轻的店员就像被固定在店里了,每天都是两点一线的生活。”
此次共识会则是给相关各方提供了良好的沟通平台,促进了商居共融和街区发展。从居民角度,与商户进行沟通,建立友好关系,对于社区商业的包容度提升,能够在社区商业中实现日常需求。从商户的角度,了解居民的内心需求,从中获取店铺经营经验,不仅能够为来店的顾客服务,也与居住在街区的居民能够有良好互动。从街道角度,通过党建引领街区治理,构建友好协商平台,引导多元主体参与治理,使社区不断焕发新活力,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更特别的是,这次宣化路的居民不用再羡慕愚园路的艺术性,为商户设计的首批明信片已经出炉,文案也特别吸引人,“两点一线也可以来一碗过桥米线。”“咸蛋黄的味道,猪排知道。”这些文案和每家小店特色契合度极高,拿在手里又赏心悦目。社趣更馨营造中心负责人许引兰表示,他们一共将为宣化路30家小店设计明信片,最终形成一套宣化路探索包,将来可以投放在愚园路上的故事商店或愚园路历史名人墙,供市民游客取阅,让更多人了解一街之隔宣化路的烟火气。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