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创新创业大学生担任起中小学公益创客项目的“朋辈导师”
2024-05-15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把‘大中小’‘公益’‘创客’三个关键词放在一起,放眼上海乃至全中国,这大概都是第一次!”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主任袁振国在“磨砺笃行 智启未来”首届大中小学生公益创客论坛展示交流暨总结会上说道。当一群创新创业大学生担任起中小学公益创客项目的“朋辈导师”,新的火花迸发了出来。

  ◆  “数字支教”为云南孩子插上创意翅膀  ◆  

来自云南寻甸县仁德一小的马臣淏、张航、廖巧欣3位同学受邀来到上海,在总结会上他们展示了自己的发明——“智能书包”,这一项目获得了本届论坛银奖。就在半年前,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哥哥姐姐们在他们所在的学校开展了“数字支教”,通过云端为他们带来了“编程伙伴”“聊天机器人”等创新类课程,点燃了孩子们心中对创新创造的渴望。

类似这样由华东师范大学师生发起或参与的跨时空、跨学段的项目化创客教育活动越发蓬勃。学校教育学部组织大学生社团、学生科创团队,为中小学生开发20余门创新创造类课程,并与中小学学科教师共同打磨将之完善。华东师范大学“爱鸟俱乐部”走进中小学,与中小学自然类社团的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观察鸟类活动,树立爱鸟护鸟、热爱自然的理念。华东师范大学与上海商飞集团合作举办“大飞机爱心暑托班”,志愿者们将Scratch可视化编程、创意数字大师、网络安全卫士等课程带入夏令营,孩子们可以亲自动手,用创新创造的方式解决身边的真实问题。

最近半年来,学校联合各方,聚焦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师资课程难互通、平台资源难共享、项目人才难共育、项目成果难转化、大中小学校优势难互补、家校社育人主体难聚力等痛点和难点积极开展广泛的研讨和实践。本次论坛是华东师范大学大中小一体化创新人才培养探索的总结、巩固与延伸。

  ◆  形成创新人才培养新理念新思路  ◆  

“我要特别感谢我的‘朋辈导师’贾思嘉姐姐,她一直在帮助我一起想项目内容怎么做得更好,还教会我很多上台演讲的技巧。这段时间我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知识,也进步了很多。”来自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二年级选手胡柏辰说。

今年1月9日发布启动通知以来,通过征集项目,招募、培训朋辈导师志愿者,搭建大中小科创指导教师交流平台,举行专家专题研讨与专项指导,开展项目评优与展示等一系列工作,提升大学生学以致用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学校为“未来科创指导教师”进一步积累实践经验、播种职业初心,同时也实实在在助力中小学创客项目在挖掘、孵化、培育、展示的过程中得以不断优化。

华东师范大学招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的大学生担任中小学公益创客项目的“朋辈导师”,线上线下陪同中小学项目成员打磨作品、排练展示,将自身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递给中小学生,实现了“中小学科创导师—高校朋辈导师—中小学生共育共进”的生动局面,为中小学公益创客项目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渐渐破解中小学创客“有创意、少思路;有创想、少资源;有创造、难转化”的难点,积累经验,并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

  ◆  汇聚资源密切大中小创客教育联动  ◆  

在此次总结会上,大中小学生同台开展汇报与讨论,不仅深入挖掘身边的红色教育资源、传统文化资源,面向社会治理,关注融合教育视域下随班就读儿童的发展困境,还关注自身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发明智能书包、古筝指导“信号灯”、投篮训练伙伴、多能转换路灯、个性化调节风扇,积极关注残疾人、老年人群体需要,发明残疾人鼠标、健忘症患者智能水杯、独居老人关怀设备等。各项展示精彩纷呈,大中小学生表现出了突出的问题意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生动体现了大中小学生善于思考,敢于创造的精神风貌。

在正式开始前,一场别开生面的“创社展”为中小学生提供了沉浸式体验科技前沿的科学游园活动,孩子们戴上VR眼镜遨游太空,现场制作简易航模,在大学生哥哥姐姐的带领下走进科学与自然,同时,华东师范大学还组织中小学生开展“创客行”活动,中小学生在朋辈导师的带领下,参观了学校智能教育研究院,实地体验科学前沿。“把我们的工作平台和资源开放给中小学,让孩子们有更多接触大学老师、大学生、大学科研平台的机会,以进一步密切大中小创客教育的协同联动。”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党委副书记沈晔说。

记者获悉,华东师范大学是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上海)的牵头高校,大中小一体化的创客教育是大中小思政一体化教育体系构建的新尝试。未来,学校还将继续与各高校、中小学、校外教育机构、企业共同努力,推出更多优质活动,进一步整合育人资源,在创新人才一体化培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