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夸球技、提供板凳,“宝藏卖水阿姨”情绪价值拉满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实习生 钟欣悦/文、图
这几日,一段“上海宝藏阿姨卖水”视频在网络上走红,平台点赞数超过了15万。视频中,阿姨笑容满面地穿梭在篮球场边,不仅给球友提供纸巾擦汗,搬来小板凳让他们休息,还不停夸赞他们球技好,半句不提卖水,全程提供情绪价值。网友评价:“真诚才是必杀技,服务意识到位,努力就是旺季。”
阿姨叫刘玉兰,被大家亲切称为“宝藏卖水阿姨”。她不是球场上的运动员,却成了这里的灵魂人物。她用自己的热情和善良,为这个充满汗水和激情的地方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 球场边的“百宝箱” ※
“阿姨,你来了!我要买一瓶水!”“对,来了来了,快来这小板凳上坐。擦擦汗,当心着凉!”傍晚时分,当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在浦东新区航头镇的篮球场找到刘玉兰时,她在热络地和球友们打着招呼。
刘玉兰今年64岁,性格开朗,待人热情。前些年退休后,她就想着如何丰富退休生活。3年前,刘玉兰路过家附近的篮球场,看到球友们购水需求量大,在了解得知球场允许卖水后,便萌生了在球场边卖水给球友们的想法。每天下午4点到晚上9点,她都会准时出现在球场边,为前来打球的年轻人提供便利,渐渐的成了深受大家喜爱的“球场服务商”。
“我把服务放在第一位,挣钱放在第二位。”说起这,刘玉兰笑得很爽朗。她还记得刚来球场时,发现这个篮球场人气很高,来往人员多,然而场边却没有供休息的座椅,“他们打完球后就直接坐在地上休息,夏天地上非常烫,冬天又特别冷。”于是,她主动购买了30张可折叠小板凳,每天骑着三轮车载着板凳和水过来,把板凳放在球场边,供球员下场休息。后来,随着打球的人越来越多,小板凳供不应求,刘玉兰又自费购入一批小板凳,如今小板凳数量已经超过了50张。“球友们都很热心,晚上9点球场熄灯后,他们都会打开手机闪光灯,帮我一起搬板凳。”除了小板凳,刘玉兰还提供免费纸巾、打气筒、云南白药等,卖水的价格很实惠且多年不变,“我赚钱不是目的,重要的是为这些年轻人提供便利和服务。”
※ 球友们的“情感加油站” ※
“阿姨,你来了!”“阿姨,我们要买水!”每当刘玉兰走进球场,总会有热情的球友向她打招呼,她也会笑着回应,然后小小的身影开始忙碌起来。除了提供物质上的帮助,刘玉兰更擅长提供情绪价值。球员下场休息后,她会用言语夸赞和关心他们,“你刚刚那个三分球投得特别好!”“看你满头大汗的,来,拿点纸巾擦擦汗。”“别坐地上,凉!来这小板凳上坐。”刘玉兰的热情不仅体现在她的服务上,更体现在对每个人的关心上。她善于观察,能准确记住球友的名字和性格,球友们休息时也爱和阿姨聊聊天,久而久之,她多了一群年轻的朋友。
球友赵先生在这个篮球场打球有五六年了,刘玉兰阿姨刚来的时候就特别热情,还经常和他们聊家常,十分健谈。“我们运动量大,的确有买水的需求,阿姨也没怎么推销,我们一周见好几次,聊着聊着自然就熟起来了,把阿姨当朋友了。”坐在球场边上看比赛的王女士是陪老公来打球的,她还记得去年第一次在球场边见到阿姨时,阿姨特别热情地和她打招呼,对她边说着“小姑娘你来了呀”,边就将一把折叠板凳送到了她的面前让她坐。“看到阿姨的笑容就觉得快乐,情绪价值给足了!无论在球场上还是球场边,都能共享运动的快乐。”
真挚的情感总是双向奔赴的。就在上周日的母亲节,好多球友们晚上到球场后,给刘玉兰送鲜花,让她又惊讶又高兴,她一束一束地接过来,激动得都快哭了。
※ 球场外的多重身份者 ※
在这个篮球场,刘玉兰还身兼多职,她是矛盾调解员、物品保管员。每当有人因比赛产生争执时,她总是第一时间站出来调解,总说着:“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大家都是为了运动锻炼来到球场的,相互理解一下。”她用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化解了一个又一个矛盾,让球场气氛变得和谐,球友间回归友谊。她也会帮球友们保存随身物品,“他们都特别信任我,上场时,手机、钥匙、项链等都存放在我这里,我也特别信任他们,忙不过来的时候,他们就自己拿水,自己扫码付款。”还有时候,热心的刘玉兰会充当球场“红娘”,根据球友的性格特点,帮他们牵线搭桥,“我目前已经凑成了两对。”举起右手,刘玉兰得意地比了一个“2”。
对于最近网络上突如其来的关注,刘玉兰显得有些惊讶,但也感到非常开心,“各界朋友对我的关注就是一种鼓励和动力,将来我会更加努力,做好我自己,为球友们提供更好的服务,让大家开心而来,尽心而归。”刘玉兰说自己的人生平平淡淡的,倒是这两年的经历让她有些话想和年轻人分享:“做生意就和你们说的创业一样,要先铺路后走路,你提供的服务越到位,客人就越看重你,要时刻关注客户的需求,提供相应的服务,才能把生意做好。”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实习生 钟欣悦/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