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人论坛创业十大先锋谢忱:以平台互联引领网络安全行业的变革,让安全更普惠、更智能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在信息时代,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努力把我国从“网络大国”建设为“网络强国”。
思想之光领航向。同年6月,26岁的谢忱创立了上海斗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网络安全数据分析与在线安全运营,为网络强国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10年来,谢忱带领团队跨过一个又一个的关键里程碑:自主研发了全国产化的安全数据计算分析集群系统,单机可高性能处理100Gbps以上的日均带宽流量及千亿条以上的多源元数据日志存储与计算,采用存算一体技术架构,让源源不断接入的海量数据分析能够覆盖大量分化的安全应用场景,满足如今复杂的深度防御分析需求。在第五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中,谢忱获得“上海青年科技创业年度十大先锋”称号,理由是:致力于以平台互联引领网络安全行业变革,让安全更普惠、更智能。
创新创业初心:平台互联,以攻促防
斗象科技旗下的漏洞盒子安全服务板块,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网络安全白帽社区和民间漏洞库平台,它率先在国内践行以平台化的方式提供安全众测(众包化的网络攻击模拟检测)服务,平台常年位居国家漏洞库漏洞数据报送第一名。现今,漏洞盒子众测平台拥有注册白帽超14万人,在行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以互联网平台模式为大量网络安全实战白帽人才提供“灵活就业”机会,助力我国网络安全攻防实战人才梯队的培养和健康有序发展。
公司一直坚持“以攻促防”及技术专精的发展理念,2019年起,年均投入近亿元研发费用,打造“斗象智能安全”安全防护产品板块。通过连接与充分应用斗象互联网模式的平台所积累的攻击知识和漏洞情报,大幅提升对未知威胁和超高水平攻击威胁的检测、调查和防御能力。围绕安全数据计算分析和安全防御运营,打造了全流量一体化安全中台、多源数据融合的存算一体化安全平台以及漏洞全链路治理和监测预警体系化安全能力方案,革新了传统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防护方案的性能瓶颈和固有模式形态,在金融、运营商、能源、智能制造等众多行业实现大规模部署应用。现在,斗象科技已经成为了新一代网安企业中的创新者和领军者。
十年磨一剑,跻身新生代网络安全“国家队”
谈及为什么来到上海创业,谢忱表示,除了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如何提升科技成果的市场转化能力,是许多科技初创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在勇立潮头的上海,这些都可以得到最有力的帮助和支撑。此外,国内外众多头部企业的总部或者重要部门都在上海,如此强大的市场集聚效应,也是他非常看重的。
2021年,谢忱带领团队完成了以中国电科为代表的国家级产业资本、政府资本投资的D轮战略融资,跻身新生代网络安全“国家队”。作为新生代网络安全“国家队”和中国领先的创新型网络安全服务商,谢忱带领600多人团队积极参与和支撑国家网信网安建设,是中央网信办以及上海市委网信办、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支撑单位,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等国家单位的重要技术支撑单位;多年来作为政府关键网安保障力量,支撑了“金砖会议”“进博会”“花博会”“数字中国”“冬奥会”在内的国家级重大网络安全活动保障工作,获得了中央网信办以及上海市委网信办感谢信的高度认可和表彰。
从2014年到2024年,所谓十年磨一剑,谢忱不断自我迭代,砥砺前行。作为以技术创新驱动的网络安全提供商,目前,斗象科技已拥有超1000家核心客户,在金融、运营商、政府、互联网、智能制造等行业推出了优质服务和创新产品解决方案。斗象科技始于上海,面向全国开展业务。公司在上海总部外,于北京、成都、深圳均设立了技术研发中心与安全实验室,在广州、天津、济南、西安、福州、石家庄、长春、哈尔滨等城市均设有代表处。
创新需要自我迭代,创业需要不断助力。 “2023年7月,我们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我们曾参与起草四项国家标准,以及三项行业标准,为保障网络安全提供了重要工具和指导。在参与行业标准制定的同时,得益于浦东国资的全方位支持,我们正推进打造具有自动化、智能化的‘安全数字人’和安全大模型,全力发展人工智能安全技术,将深化应用于网络和数据安全领域。”谢忱说道。
近日,谢忱带领团队所参编的网络安全国家标准《GB/T 43741-2024网络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众测服务要求》正式获批发布,将于2024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作为该项国家标准的主要编制单位之一,斗象科技自2019年编撰征求意见稿至2024年标准发布5年时间全程积极参与编制工作,为该标准框架搭建、内容撰写、技术支撑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谢忱表示,作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基石,对新技术、新应用的标准化制度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可以参与国家标准的制定与完善,为国家新质生产力的飞跃式增长和卓越质量发展注入标准化的强动力,感到非常荣幸。接下去,将持续致力于标准制定和技术研发协同发展,助推网络安全领域的规范化、专业化、标准化和国际化,用更普惠、更智能的创新安全平台,守护好“第五空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杨力佳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