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生命健康新希望!儿科医院大器官移植中心今成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肾脏科病房内,年过六旬的小汀(化名)奶奶出院前来向孙儿告别。此前一周,14岁的小汀顺利接受肾移植手术,捐赠者正是自己的奶奶,这也是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今年顺利完成的第一例活体亲属肾移植。
小汀仅仅是器官移植的收益患儿之一。5月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器官移植手术破百例,实现了里程碑式的突破。5月21日,新征程来临之际,医院进一步整合院内各项资源,成立“儿童大器官移植中心”,推动儿科移植医学建设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据了解,小汀数年前被诊断为眼-耳-肾综合征,一个多月前进入尿毒症期,伴有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贫血等并发症,急需透析或肾移植等肾脏替代治疗。儿科医院肾移植团队与小汀的家属进行了充分的沟通和移植前评估,经过严格规范的伦理审查,最终确定采取“活体亲属肾移植”。但小汀的父母因身体疾病均不符合捐肾要求,配型成功的奶奶挺身而出,为孙子捐出一侧肾脏。
作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定位救治疑难危重症患儿。器官移植是终末期器官衰竭患儿的迫切需要,儿科医院早于2002年开始联合中山医院开始了器官移植的历程,先后与成人医院合作开展了数百例的心肝肾移植。经过了一代又一代儿科人持续努力,2022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获批了心、肝、肾器官移植资质,目前是上海市唯一一家同时具备以上器官移植资质的儿童专科医院,也是唯一获此资质的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资质获取后从2022年12月成功开展第一例器官移植手术至今,已突破百例,达到102例,其中肾脏移植89例、肝脏移植9例和心脏移植4例,也是全国2023年肾移植手术量最大的儿童专科医院。
在这不到两年的发展中,医院也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包括极低体重双供肾整块肾移植、极低体重供肾(<5kg)单肾移植、高PRA预致敏受者二次肾移植、跨代亲属供肾儿童肾移植等高难度手术。也完成了华东地区报道的最小年龄、最低体重(21月龄7.5公斤)的婴幼儿心脏移植。
“此次医院组建大器官移植中心,一方面进一步整合心肝肾移植团队,重症医学、麻醉、临床药学、检验医学、病理学、等支撑团队,完善‘移植前评估—登记—手术—移植后随访’的全链条多学科体系,规划大器官移植中心病房,进一步开展小年龄受体肾移植、多器官联合移植等更高难度的手术,促进移植医学向更高层次发展。”儿科医院院长王艺告诉记者,另一方面未来积极努力开展肺移植、肠移植、胰岛移植等满足各类患儿的需求,推动儿童大器官移植的全面发展。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