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手世界著名钢琴家,廖昌永唱响艺术歌曲的“双城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5月25日晚,备受期待的“廖昌永与哈特穆特·霍尔中外艺术歌曲音乐会”在上音歌剧院唱响。两位著名音乐家联手,诠释了中国、德奥、意大利艺术歌曲,让中西文化交流互鉴。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获悉,6月10日,这场音乐会还将在德国汉堡易北爱乐音乐厅举行,继续在国际舞台讲好中国故事。
这场音乐会上,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国际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廖昌永,携手国际知名协作钢琴家哈特穆特·霍尔教授,演绎了意大利、德国与中国的风格、意境各异的艺术歌曲作品,包含托斯蒂经典的艺术歌曲《最后的歌》《我不再爱你》《忧伤》等5首,又有中国艺术歌曲《玫瑰三愿》《春思曲》《大江东去》等12首作品,以及马勒艺术歌曲套曲《青年旅人之歌》。
这场音乐会在过去几届“中国艺术歌曲百年独唱系列音乐会”的基础上,增加了外国艺术歌曲以及声乐套曲,体现了上海音乐学院“中国艺术歌曲学术话语体系”在艺术歌曲领域不断拓展和探索国际文学艺术比较研究的视野。像此次上演的德国作曲家马勒的艺术歌曲套曲《青年旅人之歌》,是作曲家的代表作之一,廖昌永在2021年11月22日的音乐会上曾经与张国勇指挥的上海音乐学院青年管弦乐团合作过这套歌曲的管弦乐版,这次他携手哈特穆特·霍尔教授呈现的是钢琴伴奏版,这个版本也是1885年马勒完成《青年旅人之歌》时的原始面貌。
廖昌永说:“音乐会曲目的安排考虑了‘双城记’,1986年,上海与汉堡结为友好城市,今年6月我也要去汉堡的易北爱乐音乐厅举办音乐会。为了更好地体现交流与互鉴,在上海和汉堡都选择了一套包含德奥艺术歌曲、中国艺术歌曲和意大利歌曲的曲目,就是想达到融通中外、贯通历史、余音绕梁、别开生面的目的。”
哈特穆特·霍尔教授则表示,自2018年开始,自己有幸与廖昌永教授合作,感受中国艺术歌曲在语言、艺术与历史文化中的深远魅力,“能够与廖昌永教授和他带领的上海音乐学院团队共同为中国艺术歌曲,以及中欧艺术歌曲的交流对话作出贡献,是让我感到无比自豪的事业”。
他还告诉记者,这些年通过中国艺术歌曲的国际推广,欧洲的观众对中国音乐艺术的过去与未来,对用中国的美丽语言所讲述的人类共同的悲喜深感震撼和共鸣,这就是音乐这座人类文化和精神桥梁的伟大作用和意义所在。
常鑫/图
多年来,廖昌永一直全身心投入弘扬中国经典文化,身体力行于中国艺术歌曲的挖掘、整理与推广。从中国艺术歌曲百年项目,到举行多届的中国艺术歌曲国际声乐比赛,再到在瑞士、维也纳、德国、芬兰等地唱响中国声音,廖昌永希望中国艺术歌曲能获得更多国际友人的了解与热爱。2023年廖昌永与哈特穆特·霍尔在芬兰萨翁林纳音乐节举办“中国艺术歌曲音乐会”大获成功,该项目获得2023年中共上海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银鸽奖”。获奖案例不仅推进了中国艺术歌曲在全球的推广,并对中国艺术歌曲的学术体系、实践与研究进行了宣传。
廖昌永此次携手哈特穆特·霍尔在上海和汉堡顶级音乐厅举办音乐会,是上音近年来不断围绕“中国艺术歌曲百年”打造的系列经典项目之一,也是上海和汉堡作为友好城市的重要人文交流合作成果。借助上海音乐学院在声乐领域近百年的历史积淀和引领地位,进行国际推广、人才培养、师资培养和学科建设,将中国艺术歌曲百年来的创作经典带到国际舞台广泛交流,使全世界能够领略到汉语与音乐结合美文妙律的无穷魅力。这不仅有利于提升上海的国际知名度,也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的传播,扩大了人文交流的范围,深化了务实合作,有效地推动了文明交流互鉴,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方面作出了实效。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