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智慧能源、智慧制造,上海电气核电集团着力推进双智联动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文、图
5月27日上午,“高质量发展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来到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核电集团”)。核电集团成立于 2007年1月,其前身为上海电气重工集团,隶属于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专业从事核电装备与系统集成的大型高端装备制造企业,致力于打造国内领先、受行业尊敬的具备核岛集成供货和综合服务能力的核电装备制造集团和核安全文化示范基地,现拥有10家成员单位。
核电集团坐落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毗邻洋山深水港和浦东国际航空枢纽中心,享有高度开放的国际贸易、财税、高端人才引进等产业支持政策以及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作为中国核电装备制造的领导品牌,核电集团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创造了中国与世界核电领域的多个“第一”。核电集团曾4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并且自2012年以来已连续8年获得中国工业领域展览最高奖项——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大奖。
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核电集团现已成为国内发展历史最久、交付业绩最多、产品配套最全、技术路线最广、装备能力最强、全球合作最深的核电装备制造集团,核电产品覆盖国内所有核电站,国内综合市场占有率持续居于领先地位。依托临港和闵行两大核电制造基地,核电集团拥有机加工、焊接、冶炼、锻造热处理、成型、起重、检测和试验等各类设备2500余台/套。
近五年来,订单总量屡创新高,2019年累计16亿元,2020年累计32亿元。2021年累计53亿元,超过了前两年的总和。2022年累计58亿元,继续保持增长。2023年包含中标订单在内已突破100亿元,是核电集团自成立以来首次订单突破百亿大关。
目前,核电集团已具备的三个全套能力,即三代压水堆全套核岛主设备及配套核级大锻件供货能力、四代高温气冷堆全套核岛机械类主设备供货能力和磁约束聚变堆主机系统全套关键设备供货能力。
后续核电集团将在国家重大战略项目上持续发力,既为可持续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打造上海电气核电品牌、上海核电制造品牌做出积极贡献。
紧紧围绕“改进过去、攻关当下、研发未来”的技术发展规划,取得了令人欣喜的突出成绩。改进过去方面,累计完成了64项关键工艺改进,成果应用于华龙一号、CAP1000等三代技术产品生产中,有效实现了降本增效;攻关当下方面,实现了国和一号、华龙一号、600MW钠冷快堆等多个首台套设备的全面交付,并在推进核级主泵全面国产化、主管道研制和高温气冷堆核岛全套主设备批量化供货能力方面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研发未来方面,完成了核电集团首个系统集成项目CiADS项目的散裂靶及主设备原理样机研制、突破了聚变工程用超低温高强度结构钢材料和焊接工艺开发,性能指标优于国际可参阅数值的2倍、完成了玄龙50和洪荒70等主机系统核心设备研制,正开展CRAFT TF线圈盒研制。此外,还在移动式多用途小堆、乏燃料干式贮存系统、高能光源关键设备、储氢容器和临氢材料检测等方面形成了技术储备。
质量管控层层推进、精益求精。为了能够把点上的每个具体质量目标完成情况反映到整个面上来进行评估,企业形成了质量稳定指数评估体系,精准定位短板指标,同时聚焦不可逆工序、重复问题高发工序,结合多种形式的督察整改进行督促提升;全面推进全员核安全文化建设,通过组织知识竞赛、开展质量承诺、组织案例宣贯、融入企业文化等多方面举措,强化全员质量意识;建设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有效提升管理效率、提高质量预警能力;重点推进了基层管理者质量意识提升专项行动,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基层管理者“讲质量”活动,有力促进质量意识深入落地。这些举措的层层推进,确保了产品质量每年稳步提升。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嘉音/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