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焕新初心不变,中共一大纪念馆今日推出微剧《祝上海解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施培琦/图、视频
1949年5月27日,上海迎来全城解放。经过整整16天的激烈战斗,中国人民解放军以牺牲7613人的代价,在不停水、不断电的情况下,让上海完整回到了人民的手中,堪称战争史上的奇迹。75年日月焕新;75年初心不变。75年后的今天,由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解放日报社共同举办的“日月焕新 初心不变——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特别活动”在中共一大纪念馆举行。
上午10时,中共一大纪念馆特设庆祝上海解放75周年专场讲解,展厅内已有许多观众等待本次活动开始。随着讲解员的声音响起,本次特别活动正式拉开序幕。
本次特别活动全新推出了由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和解放日报社自编自导自演的原创微剧《祝上海解放》,以真实事件改编,融合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站在现代与历史对话,情景再现那场千难万险中的伟大胜利,以此纪念上海解放75周年。
在微剧表演中,讲解员和志愿者们生动呈现了烈士胡文杰留下的最后一封家书、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发出了上海解放的第一声、上海市民共同阅读《解放日报》刊登的由毛泽东亲自修改社论的《祝上海解放》。社论中指出: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一句句质朴凝练的台词,引发了全场观众的共鸣。活动现场还向观众发放了影印版的1949年5月31日《解放日报》第四号,带大家再次重温了上海解放的浴血荣光。
微剧中,中共一大纪念馆宣传教育部的汤文琼饰演胡文杰团长的妻子,每次排练中,她都会情不自禁地被感动,流下眼泪。演出中,情绪浑然天成,热泪依旧。“这名团长牺牲时小儿子还有二十几天就要出生,不畏艰险,为国尽忠的壮举,深深让人动容。我们相信,当观众身临其境观看微剧时,是能够感受到先辈牺牲的壮烈和大无畏。”
“我们这几天庆祝战胜,实在是热闹的很。可是战胜的,究竟是那一个?”循着声音,观众们望向了提问者,仿佛看到1918年11月,在北京天安门前,一个戴着椭圆眼镜,留着八字胡的中年学者正对着台下的数百名学生发表着激情洋溢的演说——《庶民的胜利》。他,就是李大钊。情景党课《庶民的胜利》带大家回溯到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铮铮誓言,拳拳初心。情景党课《永恒的誓言》以不同历史时期共产党员的感人故事为载体,展现了入党誓词的内容经过多次改变,誓词的核心不曾更改,共产党员的意志不曾动摇的赤子之心。全场观众与主讲人共同唱响《国际歌》,歌声嘹亮,久久回响。
中共一大纪念馆介绍,未来,将继续深挖红色资源,打造文艺党课品牌,用沉浸式、互动式微剧,带领观众感悟峥嵘岁月,汲取奋进力量。让红色记忆与新时代交响,激活“红色引擎”,弘扬红色文化;让伟大建党精神浸润城市,让红色基因深深植根城市血脉、融入市民心中。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施培琦/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