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高铁大环线来了,上海-上海虹桥全程8小时9分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6月15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施第三季度列车运行图。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从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此次调图,长三角铁路将首次尝试开行一列上海站至上海虹桥站的大环形高铁列车。该列车途经上海、江苏、安徽、浙江一市三省,全程8小时9分钟,旅客可坐火车一路打卡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京、合肥、九华山、黄山、千岛湖、杭州、嘉兴等长三角热门城市和景点,然后回到上海。
铁路部门介绍说 ,新图中,利用池黄高铁线路走向,通过列车区段调整和延伸,安排开行上海-上海虹桥、上海虹桥(上海)-安庆、上海虹桥(上海)-黄山北、上海虹桥(上海)-黄山西、上海-合肥南等管内方向高铁列车4对。
其中,首次尝试开行的上海-上海虹桥G8388/9/8次大环形高铁列车,将上海、南京、合肥、杭州等4座长三角中心、副中心城市串联,单向行驶里程超过1200公里,沿途连接黄山、九华山、千岛湖等多个风景名胜区,全程停靠长三角三省一市共19座车站(不含始发终到站),通过与上海-合肥南G7357/6次和合肥南-上海虹桥G7174/1次高铁列车互补开行,为沿线旅客往返出行提供便利。
今天上午,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在12306查询发现,G8388次列车6月15日开行首日的车票已售罄。对于这趟长三角大环线列车,不少网友都表示很期待。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京广高铁武广段安全标准示范线全面建成,此次调图后,京广高铁全线实现按时速350公里运营。受此利好,上海虹桥-广州南G817/G818次、G819/G820次2对标杆列车实现上、下午双向对开(每日8点时段、15点时段双向对开),旅时较原先均有所压缩,调图后都实现大站停靠,沪、穗两地间人员往来将更为便捷。
同时,新图中,进一步对原沪、宁、合至长株潭城市群方向始发车进行到站调整,上海虹桥(连云港)-长沙南G586/7 G1550/47/50次、上海虹桥-长沙南G1426/7 G1428/5次2对高铁列车,经由沪昆高延伸运行区间至湘潭北。
此外,新图还进一步优化了动车组列车开行结构,把长三角向稀缺方向增能、助力城际通勤、兼顾商务出行等作为重点,另外增开直通动车组列车5对;对长三角始发(经由)前往青岛、济南、荣成等多个稀缺方向作了运能补充。
其中,新增北京南-合肥南G29/G30次标杆高铁列车(大站车),使合肥地区进京快车达到4对,实现早中晚时段双向对开;提前适配热门方向暑期运力需求,新增上海(上海虹桥)-青岛北D2912/D2911次1对,填补了调图前中午前后长三角去往青岛方向的运力空白;新增荣成-南昌西D2150/47、D2148/9次1对,合肥地区首次实现无需中转换乘直达荣成;新增西安北-扬州G2226/3/6、G2225/4/5次1对,扬州首次开行至西安方向始发终到列车;新增平原东(济南东)-泰州D2155/D2156/7次1对,泰州首次开行至山东方向始发终到列车。
铁路部门表示,新图还对部分沪宁沿江高铁列车开行方案进行了微调。调图后,长三角铁路旅客列车开行总数达1325.5对,货运列车开行总数达1345.5对。
【 相关链接 】
6月15日起部分高铁列车实行市场化票价
6月15日起,京广高铁武广段、杭深铁路杭甬段和沪昆高铁沪杭段、杭长段4条高铁上运行的时速300公里及以上动车组列车,由原来的固定、单一票价机制优化调整为灵活折扣、有升有降的市场化票价机制。
针对公众关心的问题,国铁集团客运部副主任朱文忠介绍说,固定、单一的票价机制是指同一高铁线路、同一站间、同一速度等级的动车组列车,不分淡旺季、开车日期、发到时刻、旅时长短等因素,均执行相同的票价。市场化票价机制是指综合考虑季节、日期、时段、旅时等因素,以公布票价为上限,对动车组列车票价实行不同幅度的折扣,充分体现有升有降、优质优价的市场原则。
比如,调整前,沪昆高铁上运行的杭州东至上海虹桥间G7376次和G7536次动车组列车,G7376次出发时间为15时40分,到达时间为16时33分,而G7536次出发时间为22时23分,到达时间为23时08分,二等座票价均为73元,前者发到时间好,后者发到时间不好,但票价相同;调整后,G7376次二等座票价为87元、比调整前高19.1%,G7536次二等座票价为48元、比调整前低34.2%,发到时间不好的比发到时间好的票价便宜39元。
再如,调整前,武广高铁上运行的广州南至武汉间G82次和G1132次动车组列车,G82次旅行时间为3小时47分,而G1132次旅行时间为4小时50分,二等座票价均为463.5元,这两趟列车旅时不同,但票价相同;调整后,G82次二等座票价为553元、比调整前高19%,G1132次二等座票价为304元、比调整前低34%,旅时较长票价比旅时较短票价便宜249元。
朱文忠说,实行市场化票价机制后,综合考虑列车发到时刻、停站多少、旅时长短和客流分布等各种因素,以公布票价为上限合理确定各次列车车票的具体执行票价。即对一些旅速较快、长期供不应求的列车车票执行不打折票价,对一些停站较多、方便沿线旅客出行的列车车票执行打折票价。以武广高铁为例,这次执行不打折票价的均为上座率较高的列车,而执行打折票价的均为上座率较低的列车。整体看,实行市场化票价机制后,执行不打折票价和执行打折票价的列车数量基本相当,体现了“有升有降”。票价“有升有降”既丰富了旅客乘车选择,也能够通过价格杠杆调节均衡客流,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输资源利用效率。
他表示,考虑到铁路运输服务的普惠性、均衡性、可及性,铁路部门始终保持着普速旅客列车的开行规模。此次对票价优化调整的4条高铁平行线路上的普速列车开行数量没有调整计划,现有京广铁路武广段普速列车112对,沪昆铁路沪杭段普速列车77对、杭长段75对、杭甬铁路14对仍将继续开行。
据悉,2020年以来,先后有京沪高铁、厦深高铁、成渝高铁、南广高铁、京广高铁京武段等多条既有线路实行了市场化票价机制,新开通的高铁线路同步实行了该机制,价格杠杆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效引导了旅客错峰出行,促进了客流均衡化。比如,2020年京沪高铁开始实行市场化票价机制,其中,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桥站的G19次和G149次两趟列车,G19次中途停2站,旅行时间为4小时28分,之前平均客座率为94.3%,之后平均客座率下降为90.3%;G149次中途停10站,旅行时间为6小时2分,之前平均客座率为62.4%,之后平均客座率上升为73%。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