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文化旅游年结硕果,《巡礼之年》记录生活的哲理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实习生 仓榕蔚/文 常鑫/图
几年前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傅小敏远赴法国巴黎第一大学留学,这使她有了“生活在别处”,从外反观自身的机会。现在重回复旦大学就读的傅小敏推出了《巡礼之年:从巴黎出发》一书,此书在钟书阁徐汇店首发。这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系列文化活动的一部分。
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推出的这部作品,是傅小敏从巴黎的留学之所出发,游历世界各地一系列生动旅行见闻。全书分为两个部分:“巴黎游荡者”和“雾海上的旅人”。上半部分集中于作者对日常生活的观察记录和哲理性思考,下半部分则是以作者在巴黎所受到的艺术教育为眼,旁观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美术、音乐、建筑等文化现象,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本书展现了傅小敏在留学生活和旅行过程中对现代艺术、古典音乐、哲学思想的各种探讨,引领读者进行深邃思考。
傅小敏本科在复旦读的是中文系,硕士在巴黎学的是造型艺术专业,而现在她又在复旦攻读艺术哲学系博士研究生。这些跨地域和跨专业的学习背景,使其创作的这部《巡礼之年》和以往的游记有明显不同。傅小敏在各人文社科领域自由穿行,显示她对这个世界多元复合的观点和看法。
谈到“巡礼之年”这个书名,傅小敏告诉记者,这是为了向钢琴之王李斯特的钢琴曲集名致敬。与李斯特一样,作者也希望自己能周游许多地方,亲历艺术发生现场,向世界敞开所有的感官,观看和聆听那些伟大的艺术作品。在她看来,生活是需要重新被发现的,只有认真观察、关心、凝视近处的日常事物,才有可能有新的体悟。而这一切往往始于一种“生活在别处”的经历。
在首发式上,傅小敏还和受邀嘉宾刘化童以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从文学走向艺术”的话题。傅小敏是从中文系毕业后转入艺术策展专业,而刘化童则是从诗歌写作转入艺术批评写作,两位嘉宾也分享了各自在这方面的心路历程,并交流了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实习生 仓榕蔚/文 常鑫/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