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间、上海根、科创廊”的松江新城将加快打造5个重点片区
2024-06-07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

九峰三泖,水美云间;人杰地灵,齐聚茸城。松江新城作为五个新城之一,如何将美好蓝图转化为实景图?

记者从今日举行的“媒体看新城”系列活动的新闻通气会上获悉,松江客运枢纽站目前枢纽站房主体结构已完成,服务中心、北广场、枢纽16条配套道路同步建设,今年年底将随沪苏湖高铁通车同步投入使用,将通达长三角区域80%以上城市,成为服务辐射长三角的战略支撑点。此外,围绕青少年优质公共教育资源,松江将推进松江二中改扩建工程,推动上海师大附中松江分校项目开工。

  ◆  “战略三部曲”起加速器作用  ◆  

松江区委常委、副区长周诚在会上介绍,围绕战略引领方面,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是牵引松江新城建设的强大引擎。产业发力是新城发力的核心,也是内生动力。8年来,在G60科创走廊引领下,松江吸引了G60脑智科创基地、低碳技术创新功能性平台和上海分析技术产业研究院等重大研发平台入驻,集聚了海尔、正泰智电港和顺络电子等先进制造业头部企业,新质生产力实现加快布局。2023年,松江属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进出口总额、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均保持全市第二,规上工业企业总数保持全市第一。国家级、市级专精特新企业梯队不断扩大,总数达1219家,保持全市第二,高新技术企业2650家,位列全市第三。

战略支撑方面,高铁客运和国际多式联运复式功能的松江枢纽是撬动新城全面发力的重要支点。松江枢纽是由松江客运枢纽和国际多式联运物流枢纽组成的全市唯一的高铁客货运“复式枢纽”,枢纽核心区规划2.47平方公里,预计年客流量2500万人次。

此外,在松江石湖荡建设国际多式联运物流枢纽,依托松江综保区实现“公铁水空”智慧联运,引入“中欧班列-上海号”,常态化开行国际班列东南亚线“中老班列-G60号”,服务长三角城市对外贸易和“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未来上海全球卓越城市的城市级枢纽。

谈及战略目标,周诚介绍,松江将建设成为面向长三角的独立的综合性节点城市。松江新城的发展与上海总体规划的定位和指引密不可分,从单一功能卫星城到综合功能卫星城,从中等规模新城再到百万人口规模综合性节点城市,新城的功能定位也在不断跃级而上、乘势迭代。

  ◆  加快松江新城内5个重点片区打造  ◆  

松江区新城发展管理办公室主任陈龙在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将按照松江全区“10+X”空间规划战略体系,加快新城范围内松江枢纽核心区、上海科技影都核心区、广富林商旅文集聚区、中山生态商务区和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等5个重点片区打造,新城产业能级和环境品质不断提升,高品质生活进一步彰显高质量发展成色,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目前松江枢纽核心正在推进上海松江站服务中心、北广场及周边配套工程和枢纽配套道路等与铁路同步建成并投入使用。

上海科技影都核心区规划定位为打造全球影视创制中心重要承载地、上海文化大都市影视特色功能区。目前已集聚了8000余家影视企业,包括华策、柠萌和耀客等众多影视文化领军企业以及众多国内知名导演、制片人、艺人的工作室。核心区内占地410亩的华阳湖湖体开挖和驳岸工程完工,环湖绿化项目新建工程即将开工。

广富林商旅文集聚区规划定位为新城北部的活力引擎和城市展厅,印象城一期、二期联动将形成松江新城商业核心地标。

在中山生态商务区,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松江云间中学、云间小学,松江工人文化宫等一批项目已建成启用。此外,稳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欣诺通信等产业项目,因地制宜推动特色功能集聚。

仓城历史文化风貌区规划定位为集文脉传承展示、文化旅游体验、城市更新示范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和人文新地标,是松江作为“上海之根”的重要历史见证。目前,松江布展示馆等一批文化展示标杆、非遗传习基地、网红打卡点向市民开放。

教育和医疗等领域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是城区居民关心的核心问题。陈龙介绍,将持续实施中小学校新改扩建和一流高中集群建设,推进“百年名校”松江二中改扩建工程,推动上海师大附中松江分校项目开工。加快打造区域性医疗中心,加快推进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松江分院建设,加快引进专科医院和推动优势学科向新城分院转移,持续提升区中心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疗水平。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