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以山海为远,时代呼唤青年担当
2024-06-08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丁文佳 通讯员 郭晓峰

近日,2024年上海市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市级复试选拔工作如火如荼地进行。此次选拔工作由西部计划上海项目办统一组织安排,通过笔试、面试、心理测试等环节,综合考察报名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课业学习成绩、志愿服务经历、服务意向等情况。旨在为西部基层选拔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有志于扎根基层的青年志愿者。今年,本市各高校应届毕业生和在读研究生纷纷响应号召,踊跃报名参与西部计划,报名人数较往年有了显著提升,报名者中不乏有中共党员、退伍士兵、学生干部等群体。

退伍不褪色

从“迷彩绿”到“志愿红”

来自上海体育大学的费怡敏,不仅是一名学业优秀的大学生,更是一名曾经身披戎装、保卫祖国的退伍军人。2021年9月,她儿时的参军梦得以实现,正式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队的一员,担任医疗救护员。在军旅生涯中,她以出色的表现多次参与各种任务和活动,并荣获训练标兵和嘉奖等荣誉。退伍复学后,费怡敏更是积极参与学校武装部的各项工作,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继续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临近毕业,面对保研推免的宝贵机会,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另一条道路——报名参加西部计划。

当被问及为何想要去西部时,费怡敏的回答坚定而有力:“我还是想继续去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将个人价值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用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初心。”她选择的意向服务岗位是“卫国戍边”,这个岗位对于她来说,不仅是军人身份的延续,更是对自我价值的进一步提升。从“迷彩绿”到“志愿红”,她希望自己能够完成由“大学生”到“军人”再到“西部计划志愿者”的身份转变,永怀一颗服务党和国家需要的初心。

用专业知识助力西部

用行动诠释青春

陈培轩,一位来自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管理科学(东方管理)专业的优秀毕业生,不仅在学业上成绩斐然,更在志愿服务事业上展现了出色的领导力和热情。在高中时期,他就连续两年担任学校志愿者组织的负责人,策划并执行了校内外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在大学期间,他更热衷于志愿服务事业,先后参与乐高活动中心、学院办公室、献血等志愿服务活动,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到250余小时。在学业上,他同样表现出色,始终保持着专业第一的成绩,积极参加学科竞赛和专业活动,在校期间,共获得七次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荣获国家奖学金和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如果成功入选西部计划,他希望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给西部地区青年提供就业指导,并帮助他们规划职业生涯。他也希望能参与到文化保护工作中,通过数字媒体和文化交流,更生动地展现这些宝贵的文化瑰宝。

当谈到从何了解到西部计划时,他说:“之前作为学校西部计划宣讲会的志愿者,现场聆听了校内宣讲,往届的志愿者学长分享的服务内容深深地打动了我。结束后,我立即搜索了和西部计划相关的更多信息,想要追随他们的脚步,前往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追寻长辈的足迹

将青春献给西部

杜超男,来自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优秀毕业生。她的心中有一个坚定的梦想,那就是参加西部计划,将个人的青春和热血奉献给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源于她对一种精神的追寻和传承。杜超男的外公曾是一名退伍军人,他的一生都在诠释着责任、担当和奉献。杜超男从小耳濡目染,外公的故事和言行成为她人生路上的明灯。她回忆道:“外公退伍后,听闻雨季时某个村庄附近的河流决堤,他毫不犹豫地投入到救援工作中,将村民转移到安全的地方。面对村民的夸奖,他却总是谦虚地说,他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地影响了杜超男,成为她心中最崇高的榜样。

如今,杜超男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各种选择和挑战。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她想起了外公眼中闪烁的坚定光芒。她决定追随外公的足迹,报名参加西部计划,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挥洒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谈到参加西部计划的期许时,杜超男表示,作为一名学生党员,她深知自己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与使命。她希望能够积极投身到西部大开发的洪流中,结合自己所学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为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升级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她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和付出,一定能够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丁文佳 通讯员 郭晓峰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