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总与那些高尚的品德有关
2024-06-09 生活

青年报记者 郦亮/文  受访者/图

又到一年端午节。说到端午民俗,人们十之八九的第一反应是“吃粽子”。究其原因,也许是相比赛龙舟之类,粽子最易得到。然而民俗学家告诉记者,端午节远非吃吃粽子那么简单,中国丰富的节庆文化有必要来一场“追根溯源”。

上海人过端午:粽子包起,龙舟划过

上海今年端午节的一场重头戏将在浦东新区三林塘老街举行。从“舟游视界·粽享三林”这个主题来看,赛龙舟和包粽子是今年端午的关键词。

三林镇是典型的江南水乡,物产丰饶,所产大米优良,当地人向来很有口福。冬天他们会做塌饼和汤圆,春天就吃青团,而到了端午,包粽子也是拿手好戏。

按当天安排,当地居民要进行一场精细化的包粽子流程呈现。从折粽叶开始,到填糯米,再到裹叶子和扎线,环环相扣,哪一步“漏了气”,一只粽子就会“前功尽弃”。

民俗工作者告诉记者,三林人包粽子素有“碧装束裹三角尖,玉带一缕腰间缠”之说,那粽子的“三角尖”一定是紧实而干练的,容不得半点拖泥带水,这样的粽子煮出来才香气四溢,才好看,才有观赏性。而民间包粽子高手多为四五十岁的阿姨,她们从老一辈那里学来手艺,正值年富力强,手脚麻利之时。现在粽子包得好的青年人很少,“他们只知道吃和评价,一上手就不知所措。”当地居民开玩笑地说。

江南水乡的端午节,除了粽子之外,必有龙舟。划龙舟的前提是有水道,江南水乡水网密布,龙舟划起来很施展得开。端午节当天,伴随着一阵阵有节奏的鼓槌声,一群身着蓑衣的八尺男儿将划着龙舟顺三林镇的河道缓缓向水上舞台驶来。而水上舞台上,三林镇本土龙狮团队的创意舞龙《龙戏水》同时呈现。水中划龙舟,岸上龙戏水,虽然少了“赛龙舟”的竞技性刺激,但端午龙舟的趣意一点都没有少。

专家评说:端午节是纪念品德高尚者的节日

这是现在大多数江南水乡过端午的现场,粽子和龙舟依然是主角。这里的人依然虔诚地相信,在龙舟上把粽子丢进河里,鱼儿们就不会去吃为国跳河自尽的伟大诗人屈原了。但是上海著名民俗学家、华师大教授田兆元却告诉生活周刊记者,端午的内涵其实是相当丰富的。

田兆元表示,除了屈原之外,端午节在各地所纪念的古人都不尽相同。纪念春秋时期楚国的大诗人屈原,这是一个流传最广的说法。另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名臣伍子胥。此外,还有一种说法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因救父而投江的曹娥。

田兆元提醒记者注意,无论是屈原,还是伍子胥,抑或是曹娥,都是拥有高尚品格的故人。所以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端午节是一个和纪念故人有关的节日,而这些故人大多是品德高尚者。

每年端午都是在阳历五六月间,之所以要在这个时间纪念古人,在田兆元看来,这可能与节气有关。因为到了农历五月初五的时候,天地间的阳气很重,而古人又讲究阴阳和谐,所以就会利用这一天来祭奠亡魂。既然与纪念亡者有关,所以有的人说端午节不讲“快乐”,只讲“安康”,这也是有道理的。

同时,田兆元认为,之所以人们会选择去纪念这些人物,还因为其本身所具有的高尚品格,与中国的传统文化精神十分契合,“尤其是屈原,除了爱国者的身份以外,他还是一位诗人,这也是我们这个文明古国最值得骄傲的地方。世界上很少有哪个国家会用一个重要的节日去纪念一个诗人的。”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人也习惯上把端午节的吃粽子和龙舟竞渡等习俗,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作家眼里的端午:端午节“很文学”

逢年过节往往是诗人诗兴萌发之时,所以留下了很多“节日诗”,端午节也不例外。作家洪辉就说,他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教他背诵宋人胡仲参的名作《端午》,“千年流水去滔滔,此日人来吊汨罗。江上画船无买处,闭门风雨读离骚。”

在很多作家眼里,端午就是与屈原有关的,而屈原又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的《离骚》又那么有名,所以端午节从本质上就带有文学的因子,这是一个“很文学”的节日。“不是说端午是纪念品德高尚者的节日吗?要纪念这些人,怎么能没有文学?他们的慷慨之举,他们的伟大精神,足以让后人文思泉涌。”洪辉说。记者稍微查了一下,唐宋时期留下来的仅叫《端午》的同名古诗就有14首之多。

在专家看来,端午节的很多习俗本身就很有文学色彩。吃粽子和赛龙舟,挂钟馗像,悬挂菖蒲、佩香囊、荡秋千、饮用雄黄酒等等都有很多相关的诗文。比如端午前后,中国南方普遍气温升高,是初夏常见病多发的季节,因而民间也一直流传着“驱五毒”的习俗。有些家长会在端午节这一天,用手蘸着雄黄酒在孩子的头上写个“王”字,并在孩子的耳朵后面、前胸、手臂都涂抹一点,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这雄黄酒也入了诗圣杜甫的诗,“九江濆濆沈水中,雄黄垫处踏莲踪。欲济此身无所住,飘然成梦背青松。”在雄黄的酒意中,诗人那份行者的心志跃然纸上。

​青年报记者 郦亮/文 受访者/图

来源: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