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谭派艺术枝繁叶茂,上京老生演员刘少军拜入谭门
2024-06-13 文教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图

“上海京剧院之所以能够成为梨园界的标杆,就是因为他们素来重视人才梯队的培养。而拜师正是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方式,是老一辈向后辈讲述京剧的形成与发展。”京剧谭派第六代传人、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孝曾今天说。他此次由北京专程来上海,就是为了收上海京剧院知名老生演员刘少军为徒。

刘少军告诉记者,他和谭派颇有渊源。他在中国戏曲学院读书的时候就和谭孝曾之子、谭派第七代传人谭正岩是校友,他比谭正岩大两届,两人经常切磋谭派艺术,如醉如痴。后来中国戏曲学院开设研究生班,请来谭孝曾的父亲、谭派第五代传人谭元寿来担任导师,刘少军也经常去看研究生班的排练,和老先生也逐渐熟悉,老先生对刘少军的表演技艺也十分肯定。

刘少军拜谭孝曾为师这件事是2015年就已经定下了。“当时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我们参加了一个慈善义演,演出结束后,谭孝曾老师就问我是否愿意加入谭门。我对谭派仰慕已久,当然求之不得啊,当时就答应下来了。但由于现场环境有限,当时没有拜成,便一直拖到今天。”刘少军对记者表示,谭派是京剧的第一大流派,也是京剧影响最大的一个流派。梅兰芳曾说,谭鑫培大师的艺术代表了中国戏曲艺术的体系。梁启超则有言“四海一人谭鑫培,声名廿纪轰如雷”。可见谭派艺术影响力之大。

拜师仪式上,谭孝曾特地准备了一份谭派艺术的影像和书籍资料作为礼物送给弟子刘少军。谭孝曾表示,谭派艺术能够传承7代至今,除了有艺术的传承之外,更主要的是艺德的传承。有句古话叫“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他希望刘少军在学习谭派艺术的同时,也要学习谭派艺术家做人做事的道理,真正将谭派艺术发扬光大。

据悉,谭派是京剧史上流传最广、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流派,行内有“无腔不学谭”之说。自1863年谭鑫培随父亲谭志道在京城“广和成”搭班唱戏算起,谭门前后出了七代老生名伶。有人说,谭门的历史就是一部浓缩的京剧史。谭门第六代嫡传谭孝曾1960年9月份入戏校时年仅11岁。1962年时,他跟随祖父谭富英、父亲谭元寿一起到中南海给毛泽东主席清唱,毛主席将他称为“小小谭”。

谈到青年京剧演员和观众的培养,谭孝曾表示,过去旧社会唱戏就是戏子,随着国家发展,京剧演员从戏子到艺人,从艺人到文艺工作者,再到新时代的人民灵魂的工程师,他深深感受到文艺工作者地位在不断提高。近年在老一辈艺术家的精心培养下,一批优秀青年京剧演员快速成长,接过了京剧发展的接力棒。而京剧观众的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原来我们京剧一拉开台帘,几乎台下全是白头发,现在一拉开台帘,既有白头发,又进了一大批黑头发。”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