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医保卡多开、虚开药品非法牟利?依法刑事拘留!
2024-06-13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

医保基金是广大人民群众患病就医时的重要保障,然而一些不法分子在利益驱使下,利用小部分人“贪小便宜”心理,诈骗医保基金,损害群众切身利益。近日,长宁警方捣毁了一个通过诱使“参保人”使用医保卡多开、虚开药品非法牟利,诈骗医保基金的犯罪团伙,在本市及外省抓获犯罪嫌疑人35名,收缴各类药品3万余盒。

2024年1月,长宁公安分局刑侦支队在上海市公安局刑侦总队的指导下,紧密联动区医保局,通过对“过量配药”“短时多次配药”等异常情况进行梳理分析,从中发现了一些疑似利用医保非法牟利人员。民警在进一步调查中发现,这些人员大多与一名外省市赵姓男子关联。民警经过调查取证,逐步确认了赵某在本市发展的下线“参保人”及在外省负责销售的陆某。

在掌握确凿证据后,4月12日,长宁警方在本市多地和外省市同步收网,捣毁两处存药仓库,抓获赵某、陆某、郑某等7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及28名配药“下线”人员,现场共计查获各类药品3万余盒。

据赵某交代,其在本市各大医院通过“流动式”的方式接触不同病人,一旦发现对方贪小的意愿,便发展为“下线”,并通过有非法销售药物途径的陆某负责出售。为了掩盖犯罪,赵某一般采取点对点上门的方式进行收药,并将囤积的药物存放在隐藏于居民区的出租屋内,由郑某等人进行管理,待囤积达一定量后再运往外省交由陆某出售给一些偏远地区的私人诊所和小药房,作案手法较为隐蔽。

为了节约成本,赵某收来的药品无论是存放还是运输环节,均未根据药品存放要求采取避光、避湿、冷藏等特定方式,部分如胰岛素注射液等药品因没有冷藏储存而存在变质的风险,还有部分药品因收药、存放等时间过长已临近保质期,病人在购得的药物后短时间内就可能发现药物即将过期失效,存在极大的用药隐患。

目前,赵某、陆某、郑某等7名犯罪嫌疑人因涉嫌诈骗罪已被长宁警方依法刑事拘留,28名非法牟利的“参保人”同样因涉嫌诈骗罪被依法取保候审,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打击诈骗医保基金的犯罪团伙对于市民而言有哪些意义?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警方在医保诈骗案件侦办打击中发现,犯罪团伙的储运条件简陋,租赁的仓库内混乱堆放了不少如胰岛素等需要特定储运环境的药品,此类“失效药”流入市场将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不法分子将在本市低价回收的药品,通过层层加价后销售牟利,形成药品倒卖的“黑色产业链”。这条“黑色产业链”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人员众多、分工明确,且常常根据医保政策的变化,调整作案手法和策略。

记者从市公安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以来,上海警方结合“砺剑”行动,已摧毁医保诈骗团伙9个,抓获犯罪嫌疑人200余人,查扣涉案药品20余吨。

警方提示:医保基金的合规使用,是人民群众就医时的重要保障,切勿因为“蝇头小利”而成为不法份子牟利的工具,让自己同样走上犯罪的道路。市民发现类似“收卡”“倒卖”等行为,请第一时间报警。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泳均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