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上音中提琴专业发展,上音出版《中提琴演奏与教学》新书
2024-06-14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上音中提琴学生马晨、王雨濛、林怡秀、吴承展和钢琴学生袁潇以中提琴四重奏皮亚佐拉的《咖啡馆1930》和中提琴独奏帕格尼尼《中提琴大奏鸣》,让现场观众感受到中提琴乐音的独特之美,也为见证了上音中提琴专业发展的《中提琴演奏与教学》新书面市注入别样的跃动音符。

《中提琴演奏与教学》新书发布会暨图书交流分享会昨天在上海音乐学院城市音乐会客厅镜厅举行。相关系部师生及社会爱乐者齐聚一堂,在中提琴温润丰富的声音和盛利教授娓娓道来的分享中,共同见证上音中提琴专业近年来的发展与成效。

这是一本供中提琴爱好者及从业者参考学习的理论类工具书籍,也是一本系统性梳理中提琴演奏与教学的指导教材。书中的所有内容,都是从日常练习及演奏中汲取凝练而来,并分为中提琴演奏和中提琴教学两大板块,分别从演奏者及教育者的视角,详细而具体地整理了认知中提琴的角度与方法,以及教学框架。

中提琴属于中音声部,无限接近人声,有着天鹅绒般的声音,在演奏技术和音乐表现上与小提琴各有千秋。上世纪80年代,管弦系教授沈西蒂作为上音第一位中提琴专业教师,为中提琴专业独立发展迈出关键一步。2002年,盛利留校任教,他是上音第一位中提琴专业硕士研究生,如今,也是新书作者、管弦系党总支书记。

经过多年的发展,上音中提琴专业逐渐形成了“老中青”三代结合的教学梯队。学科发展得益于师资建设,更离不开系统的教程教材和曲目作品的拓展。上音“我为中提狂”艺术节连续举办十余年,汇聚起一批热爱中提琴的音乐人。二十年间,盛利与同事们一同见证中提琴人队伍不断壮大,中提琴专业蓬勃发展。

“新书从准备到付梓,前后花了七八年时间。”盛利表示,对演奏者来说,要把多年丰富的演奏经验总结、梳理变成文字,是另一种挑战。而这对于学科的发展和建设确是至关重要。今年,盛利还期待在“东方英才计划”教师项目支持下,带领学生们走出去,并把大师请进来,不断增强学科社会辐射力和影响力,同时为学生们未来就业和职业发展,拓展机会和视野。

此次,为了让读者更清晰地了解本书脉络,每一章节前都插入思维导图,简明扼要提取章节要点,理清思维逻辑。大量妙趣横生的方法指导和举例讲解,使理论内容严谨而不失生动,具体而富有趣味。每一章节中的谱例和特定技术点的导读图片,可以让读者更易于理解文字内容,直接运用在练习之中。

盛利认为,这本书有助于加深对于中提琴技术认知、音乐理解深度,也会收获多元思维能力和对于教育理论内容的进一步思考。他提到书中关于“亚历山大”技法的介绍,并鼓励读者无论在努力练习技术和音乐表达时,还是演奏过程中,都要注重身体整体状态的松弛,拥有健康的演奏心态、可持续发展的学习态度。

上音副院长冯磊强调了表演学科理论素养水平的重要性,他鼓励更多上音师生勤思考、善总结,为学科传承发展留下更多记录。冯磊认为,西方弦乐艺术如何结合东方审美,在中国更好地发展,并达到比肩国际的水准,需要更多上音中提琴人共同努力。上音秉持“教创演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理论成果和教材建设始终是重要一环,每一代上音学者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继往开来,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音乐艺术教育体系共同努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