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光璀璨!本届电影节金爵盛典举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文 常鑫/图、视频
15日晚,如水晶宫般的上海大剧院,流光溢彩,再度成为电影的殿堂。黄建新、管虎、乌尔善、吴彦祖、役所广司、邓超、大鹏、沈腾、马丽、黄晓明、黄轩、吴镇宇、张家辉等中外电影人,与以法国导演陈英雄领衔的本届电影节评委会全体成员,共同走上有“亚洲第一红毯”美誉的上海国际电影节红毯,共赴星光璀璨的金爵盛典。
多年代的检票员
见证电影之城的美
今年的金爵盛典,以独特的仪式,还原了“电影之城”的独特魅力。开场后,演员吴彦祖和刘昊然在微电影《电影之城》化身不同年代的“检票员”,展现电影与上海的悠久情缘,迅速将观众带入申城夏日的艺术氛围。
被他们“检票”的,是现场内的几位“金爵影帝”——担任过往届金爵奖评委的邓超手持电影票走出观众席,并与张家辉、黄渤、大鹏等几位同样曾经拿过“金爵影帝”的演员展开了互动,他们的新作《沙海之门》《胜券在握》《重生》《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骗骗喜欢你》,都将在未来接受观众的检验。邓超说:“每一张电影票都是我们电影人的真心。爱就是这张电影票,点亮了我们的生活。”
“爱照亮了这里,电影之城,我们和你在一起!”随即,在歌声中,现场来自不同剧组的电影人,纷纷挥动手中的“SIFF联名电影票”,为艺术之美共情舞动。
“投票”的,还有更多电影人。每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海内外优秀电影人组成的金爵奖评委会,总会为电影艺术的荣光投出自己的庄重的一票。盛典上,第二十六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亚洲新人、纪录片、动画片、短片五个单元的评委们依次亮相。主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法国导演陈英雄代表评委致辞。
陈英雄说:“花几天时间,远离生活烦恼,观看几场电影,和热情的评委会成员一起讨论,从始至终都是一次愉快的体验。我由衷认为,一部好的电影,能够让我们认识自我,提醒我们人之所以为人的理由,并丰富我们的感性世界。作为评委,我们不是在评判电影,相反,是这些电影在考验我们如何准确表达其中蕴含的美好。我希望我和评委会成员都能做好这项工作。”
陈英雄还表示,看一部好电影是一种宝贵的经历,感谢上海国际电影节为大家选择的影片,希望通过这些影片,能让大家“尽情哭”也“尽情笑”,“踏上一次美丽的感性之旅”。
上海出品
用科技拥抱未来
上海国际电影节自创立以来,始终以国际化的兼容并包、海纳百川为气质,拥抱着每一位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电影人。金爵盛典上,中国演员黄轩、日本演员役所广司以及中国香港导演刘伟强、中国演员辛芷蕾联袂登台,先后公布入围本届金爵奖主竞赛单元的14部参赛作品。2023年戛纳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役所广司还现场朗诵了在日本家喻户晓的诗歌《不畏风雨》,黄轩则感慨这首浪漫的诗歌传递出一种面对生活坚韧不拔、不卑不亢、不求回报的人生态度,让大家在上海国际电影节的舞台上跨越国界,抒发对美好生活的感悟和向往。刘伟强和辛芷蕾不约而同地分享了他们在上海拍电影的感悟,称上海是一座“有故事”“有灵感”的城市,越来越多电影人开始在这里书写千姿百态的人生,造就了一部部温暖动人的“上海出品”佳作。
光影艺术呼唤艺术匠心,也离不开科技的发展。金爵盛典上,主持人任鲁豫、蓝羽、陈辰与中国导演、监制唐季礼,中国导演、编剧张末共同展开了有关“AI人工智能”的讲述。唐季礼带来的新作片段里,AI技术重现了功夫巨星成龙二十多岁的模样,“返老还童”的模样引发全场惊叹,“希望我们所有电影人都可以不断续写神话,创造更多了不起的传说!”张末则带来了青年创作者们应用AI技术创作出的作品,感慨这些作品真正做到了“技术服务叙事、画面辅助故事”,祝福电影人在电影事业的沃土上辛勤耕耘。而歌手刘雨昕演唱的《推开世界的门》,也从音乐的方式讲述电影人如何以梦想为世界电影的蓬勃发展注入力量。
《永不消逝的电波》
致敬英雄之城
仪式的最后,中国导演管虎、演员黄渤共同揭晓开幕影片《永不消逝的电波》。他们动情表示:“这是一个由舞蹈演绎的动人故事,也是一个历久弥新、永不消逝的故事。”
这部聚焦隐蔽战线上革命先烈在上海英勇奋斗的舞剧电影,融合光影与舞台艺术,书写历史,传承红色血脉。《永不消逝的电波》导演郑大圣与主演王佳俊、朱洁静也共同上台,分享创作感悟。郑大圣表示:“为了这座城市的光荣与梦想,为了那些革命者,他们的英雄传奇值得一代又一代人不断诉说、传诵,重新再演绎。”两位演员现场演绎了同名舞剧片段,表达了他们对舞台的热爱,“无论是舞剧演员还是电影演员,我们的后缀都是‘演员’!”而曾经和李白烈士共同坚守在隐蔽战线的97岁老人李康将,则以短片的形式送上寄语:“电影要放映了,我很高兴。我想用发报的方式告诉李白,敬爱的李白同志,我们很想念你……”
第二十六届国际电影节已于6月14日拉开大幕,在为期10天的日子里,全球的影人和影迷仍在纷至沓来,在处处是电影、举目皆艺术的电影之城,共度人民的盛大节日。金爵盛典之后,论坛、市场等重磅活动,也将陆续展开,践行中国唯一A类国际电影节的电影使命。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陈宏/文 常鑫/图、视频
编辑:梁文静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