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苑新星”走过30年,推动申城高水平、跨学科医学人才梯队建设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医路同行,是赓续医者仁心的一种承诺,更是一种向上和向善的力量。今年是“医苑新星”品牌创立30周年。30年来,在这条薪火相传的医学创新之路上,无数“医苑新星”根植医疗一线工作,致力临床科研突破,逐光而行,锐意进取,不断勇攀医学高峰。
“希望青年医师们以前辈为榜样,力争成为专业领域骨干和更高水平的“医教研”复合型医学人才,为全面实施健康上海战略做出积极贡献。”在2020-2023年上海市“医苑新星”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资助计划结业仪式暨院士专家论坛上,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闻大翔表示。
马陆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陆萍、医师戈园园分别被评为2022年上海市“医苑新星”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资助计划优秀导师、优秀结业学员。
在“医苑新星”项目实施期间,陆萍通过以师带徒的培养模式,以严谨的态度言传身教。作为带教老师的同时,她勤于钻研,个人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三十多篇,主持完成上海市卫健委科研课题2项,嘉定区卫健委科研课题5项等,以实际行动发挥带教导师的示范作用。而在陆萍的指导下,戈园园在医德、医风、医术方面获得全方位成长,先后荣获嘉定区卫生应急技能操作竞赛——气管插管项目一等奖、“嘉宝杯”全科医生个人赛三等奖、获评嘉定区“嘉医新星”优秀学员、嘉定区“五星全科医生”等称号。
而冯媛媛医师是2023年上海市“医苑新星”青年医学人才培养资助计划优秀结业学员之一。担任打浦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科科长的她,用漫画的方式为居民做科普。作为“阿圈”漫画人物原型,冯媛媛发表200余篇原创科普微信,30余篇科普短视频,坚持2周一次开展特色康复小讲堂,进行双线直播。此外,为了发挥功能社区服务,她和团队为企事业干部、楼宇白领开展手法治疗、健康讲座;融入社工创新力量,创办健康俱乐部,强化患者的社会支持网络,提供多元化康复。
医路同行,是赓续医者仁心的一种承诺,更是一种向上和向善的力量。30年来,在这条薪火相传的医学创新之路上,无数“医苑新星”根植医疗一线工作,致力临床科研突破,逐光而行,锐意进取,不断勇攀医学高峰。
“希望青年医师们以前辈为榜样,对标国内外的医药新产业和前沿技术,不断发奋图强,力争成为专业领域骨干和更高水平的‘医教研’复合型医学人才,为全面实施健康上海战略做出积极贡献。”闻大翔表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市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陈凯先表示,“医苑新星”品牌自诞生以来,已成为上海医务青年推进健康上海建设的精彩名片。上海市医药卫生发展基金会将继续通过“医苑新星”项目,为整个上海卫生系统不断注入新鲜血液,发掘和培养更多年轻人才,帮助上海青年医学人才师承仁心,茁壮成长。
面对广大医务工作者,中国科学院高绍荣高绍荣院士表示,生命科学以及人类健康领域还有许多未知的难题有待破解,希望“医苑新星”们依托上海医界的文化基因,胸怀“国之大者”,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努力取得更多原创成果,造福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