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片首发新志愿者队出征,今天在“党的诞生地”共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施培琦/图、视频
今天清晨,上百名观众自发来到一大广场,见证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共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3周年。神圣庄严的升旗仪式,响彻云霄的铮铮誓言,丰富多彩的展演节目,将党的诞生地生日氛围烘托得格外热烈。除了线下活动外,中共一大纪念馆还特别准备了一系列云端盛宴,让无法来到现场的观众也能感受到浓浓的七一氛围。当日,《新青年,来上海!》舞蹈宣传片首发亮相,新的志愿者队也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光荣出征。
◆ 参观服务对外传播能级提升 ◆
中国共产党走过世纪沧桑,依然风华正茂。一代代共产党员在百年奋斗历程中,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入党誓词。铮铮誓言悟初心。上午,中共一大纪念馆举行“上海市新党员代表入党宣誓”活动。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也拉开“我在一大看升旗”七一特别展演活动的序幕。
今天,“一兴一译”小语种志愿服务队,“海上传旗”巾帼志愿讲解团,“海棠”志愿服务队、“专题讲解”和“树德红剧场”特色志愿服务队光荣出征。未来,他们将持续为广大观众提供更多有特色、有新意、有温度的志愿服务,打造具有中共一大纪念馆特色的红色志愿服务品牌。
上海外国语大学卓越学院党支部书记、“一兴一译”小语种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徐屹丰告诉记者,在了解到中共一大纪念馆多语种讲解的需求后,上海外国语大学自2023年10月开始筹备组建多语种讲解队,第一批队员20余人,来自上外卓越学院,囊括俄、西、德、法、日五个语种。讲解队于2024年初完成了五个语种讲解稿的翻译工作并逐步接受纪念馆的讲解培训。今天,“一兴一译”小语种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后续将通过固定时间服务与预约讲解结合的方式进行涉外讲解服务。在提升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进行对外传播实践,用多语种讲好中国故事。
聚焦“对外讲好建党故事”,进一步提升对外传播能力,中共一大纪念馆还从7月1日起正式推出中共一大纪念馆英文版宣传折页,在重点展项——“开天辟地大事变”处,升级字幕机设备,同时增加外语语种,现有英语、西班牙语、法语、日语四种外语字幕服务,精准有效开展对外传播,为对外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持续发力。
当日,“党的生日”定点专题讲解、“伟大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文物史料专题展”定时讲解在党的诞生地亮相。
◆ 《新青年,来上海!》感受光荣之城魅力 ◆
中共一大纪念馆原创出品的舞蹈宣传片也在七一重磅首发。该片由著名青年舞蹈家黄豆豆领舞,以青年寻光追光、积极向上的青春风貌展现光荣之城的红色基因代代传承。
短片以五角星和它折射出的星光作为整个影片的核心元素,五角星与五星红旗呼应,寓意着党的理念、党的历史;星光则隐喻着党的精神和信仰的传递、传承。以此,邀请全国各地青年朋友来上海,感受光荣之城的魅力。
当新青年“遇见”马克思,会有怎样的火花?广受青少年们喜爱的探寻初心之旅3.0活动正持续开展。中共一大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薛峰介绍,这份“大报纸”以馆藏文物为基础,融入“伟大飞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专题展厅重要展项,引导观众身临其境,穿越百余年,回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伟大历程。在参观、答题之后,观众们还能体验非遗拓印马克思肖像,感受不同寻常的“敲章打卡”项目。
在薛峰看来,为青少年提供一个青少年视角,也是所有革命纪念馆人的责任,更值得大家一起去探索。“我们希望,中共一大纪念馆,这个承载着中国共产党百余年风雨历史的地方,成为我们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一个重要承载基地,也成为所有关注我们党的历史观众朋友们、全体党员的精神家园。”薛峰说道。
中共一大纪念馆所属“一大公益”不久前推出“热血新青年”主题献血车,创新性地将红色文化、思政教育与献血公益相融合,以此激励新时代的新青年们积极投身于献血与志愿服务中。7月1日,这辆印有“以青春之名、赴热血之约”的红色献血车也停靠在中共一大纪念馆区域内,向公众开放服务。“初心号”红色巴士自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开启试运行后,也于7月1日起全渠道推广,让参与者在走、听、看、学中重温党中央在上海的奋斗历程,沉浸式感受上海的红色魅力。
为与中共一大纪念馆周边居民一起庆祝党的生日,中共一大纪念馆的党员及入党积极分子,还来到附近的养老院及居民区,向老人和居民们赠送“一大文创”葱油拌面,让大家感受来自“党的诞生地”的关心和问候,共同庆祝党的生日。
另据统计,中共一大纪念馆2024年上半年累计接待人数突破136万人次,日均接待量近8500人次。收到留言条93946张,均创下历史新高。
>>>链接
重现觉醒年代回溯初心
记者现场体验“数字一大·初心之旅”VR展
带上VR眼镜后,即刻进入到一个360度环视的虚拟世界,从“初心码头”登船后,迎面而来的是20世纪初的上海外滩景象。进入上海的街头,看到工人游行呐喊,工厂写意空间,机械设备从身边穿行而过……用数智科技赋能红色文化,中共一大纪念馆“数字一大”品牌在今天推出全国首个LBE VR红色文化沉浸式体验展——“数字一大·初心之旅”。据介绍,通过半个多月的内测完善后,“数字一大·初心之旅”展览将在7月23日起正式对公众开放。
知所从来,方明所去。“初心之旅”是一次坚定信仰之旅。今天,青年报记者现场率先体验内测。通过带上VR眼镜,穿越之旅便开始了。眼前重现的是20世纪初的觉醒年代,以此回溯初心。在360度沉浸于真实再现的历史场景中,近距离感知的是虚拟空间带来的视觉奇观,穿越至1921年的上海,在其中亲历并感知“伟大开端”的历史必然。
在数字一大导览员“申小伊”的带领下,记者穿过石库门里弄,来到博文女校。此时,画面开始升空,还原“北大暑期旅行团”借住此地的场景。随着画面的继续升空,一本本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相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环绕眼前。拨开云雾,来到望志路106号,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会议召开和紧急转移的全过程呈现于眼前。在尾声,VR眼镜里呈现了上海这座“光荣之城”的众多红色地标,将气氛烘托到高潮,也让每一个置身其中的人,凝望那段风云激荡的峥嵘岁月,感受革命先辈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汲取砥砺奋进的精神力量。
该VR展聚焦中国共产党在上海诞生的时代背景、创建过程,通过多幕情境叙事,由中共一大纪念馆出品,上海东方网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上海歌星俱乐部有限公司联合出品,上海美术学院、上海戏剧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三大院校联合创作,通过打破虚拟与现实的壁垒,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构建自由行进自主探索的观展形式,从而创建红色沉浸式体验。
中共一大纪念馆副馆长阮竣介绍,“数字一大·初心之旅” 大空间VR沉浸式体验展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雁荡路29号金雁坊二楼,以中共一大纪念馆为核心,辐射多个红色景点,打造红色文旅集聚区。展馆整体空间以经典石库门为主体元素,兼具红色文化、海派气质与江南意韵,构建出一堂交互行进式沉浸“党课”,展现出独特的时代风尚。
当下,中共一大纪念馆正在尝试通过更多短视频、微电影,沉浸式VR展等时下流行的传播方式和手段去触达更多的人群。“这一体验展是一次推进‘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高质量发展的创新性尝试,是红色文化年轻态消费场景的突破性营造,力求通过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沉浸式体验,让人们触摸到有温度的革命历史,让更多人爱上‘红色+’,也让‘初心红’变成中国潮、时代潮。”阮竣特别提及,通过新的传播方式,分享新时代红色精神的理解和把握,期待红色文化与公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双向奔赴。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施培琦/图、视频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