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用AI讲中国故事、智能会展助理贴心服务……亮点抢先看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吴恺/图、视频
7月4日,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即将在浦江之畔揭开帷幕。本届大会将有哪些亮点展品和互动体验?7月2日下午,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走进展馆提前探营。
◆ “成语中国”体验区用AI讲中国故事 ◆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AI是新的技术科学,当二者结合在一起会碰撞出什么样的火花?在“AI成语中国”互动体验区,观众可以运用AI技术看见成语里的自己。
在触摸屏前选择自己喜欢的成语,勾选想呈现的AI形象,摆拍动作进行照片采样,就可以领取专属的AI动画版藏书票……一番操作后,选了成语“女娲补天”的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拿到了一张AI动画版“女娲”藏书票。
“体验者通过AI走进成语里的中国,以AI为新质生产力,生成一幅幅作品、一段段视频,开启一场人文与科技、东方与西方的对话。”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AI不仅是科技革新,更是思维革命,它挑战着传统,也重塑着未来。用AIGC讲述成语里的中国故事,从故事里发现中西文明互鉴,为大家开启了新视角。比如,“精卫填海”所意涵的永不屈服的斗争意志,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曾有类似的精神特质,海明威在《老人与海》里刻画了一个敢于牺牲、从不向命运低头的孤独老人;再比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与罗斯福的名篇《艰苦的生活》精神共通,为实现崇高理想埋头苦干,无论精神还是肉体都不惧艰辛。
“我们的核心想法是将AI加载在一个细分领域,所以就加载在了自己的文化IP上,获得了很好的传播性。”《成语里的中国》总策划、出品人张珺介绍说,在西方世界为主流的大模型里是很难生成中国文化为背景的算法和程序的,所以两年来团队一直专注在这一细分领域,打造了“AI成语中国”。他表示,“成语中国”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一个中国文化IP,“AI成语中国”这一互动应用以开源文生图模型为大模型,以自行研发的《成语里的中国》插画小模型为引导,进行文生图、文生视频应用体验,旨在彰显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AI小模型。
“当‘成语中国’遇见AI,当文化遇见科技,正是一次东方美学与前沿科技的碰撞。”现场工作人员讲解说,希望运用AI技术与IP内容相结合,更好地传播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
除了互动体验,“成语中国”展区还为观众准备了各种创意礼品,其中T恤设计更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乾、巽、离三个卦象为创意灵感,结合成语“鹏程万里”和“开天辟地”等成语典故,创作出既有古典韵味又充满现代感的T恤图案。每件衣服正面的成语与背后的语录相呼应,通过对卦象的巧妙运用和成语寓意的深度挖掘,结合中西互鉴的理念。
◆ WAIC AI Agent成“会展个人助理” ◆
为增强嘉宾和观众的观展体验,享受世界人工智能大会这场学术和科技的盛宴,今年,上海市人工智能行业协会携手技术合作伙伴,联合推出了超级会展智能体——WAIC AI Agent智能会展助理,基于前沿的大模型技术,为嘉宾和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与个性化服务。
记者现场体验发现,通过简单的问答,WAIC AI Agent能够为用户提供包括出行规划、天气查询、无人驾驶体验、智能换装、随行展位查询、嘉宾金句、虚拟大讲坛、就餐信息等在内的8大服务功能。
比如,今年会议论坛将按照“1+3+X”架构焕新呈现,几十场论坛活动精彩不断,如何妥帖安排自己的参会行程?只要在对话框中输入感兴趣的主题,例如“我对大模型感兴趣,可以去听哪些论坛呢”,WAIC AI Agent便能迅速定制出一份个性化的参会日程,包括论坛名称、时间、地点等详细信息。
再比如,本届大会展览规模空前庞大,参展企业数、亮点展品数、首发新品数均达历史最高,有些观众可能会在众多展厅展位中迷失方向,这也无需担心,WAIC AI Agent可以实时提供最佳逛展路线规划。输入想去的展位名称或者感兴趣的类别,如“哪些展台有展示大模型相关内容”,就能轻松获得最优路线。更可通过拍照上传展台logo或输入展台名称,获取所需的展商信息。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说,得益于本次技术合作伙伴的帮助,WAIC AI Agent同时还支持出行规划、天气查询、智能换装等众多好玩实用的功能。相信这次全力打造的超级会展智能体,能为嘉宾及观众带来前所未有的便捷和个性化定制逛展体验,也能让WAIC更好听、更好逛、更好玩。
◆ 无人机集通讯保障等四大功能于一身 ◆
发生地震、水灾、火灾等灾害时,受灾地区经常会出现断电、断路、断网等“三断”的情况,恢复当地的通讯是第一要务。针对这些场景,中兴通讯通过将公网基站和专网基站加载在无人机的创新方案,打造了一个全网通、智应急的空天地一体通信保障体系。
“我们把公网基站和专网基站加载在无人机的机身里,在最短的时间内,无人机可以飞到1000米或2000米的高度,把公网基站打开后,不管手机是移动、联通还是电信的,都可以及时与亲友联系报平安;而专网基站则可以方便消防队、救援队等救灾团队互相建立一个迅速保障的网络。”中兴通讯国内营销战略规划部副部长吴一村介绍说,这一保障体系在去年北京门头沟和今年4月广东韶关洪涝灾害救援以及甘肃积石山地震救援中,都发挥了非常显著的作用。
在这个创新性的方案中,无人机可以飞行6小时,飞行高度可达6000米,总起飞重量达到600公斤,覆盖信号范围6公里。而除了通信保障外,无人机还加装了不同的感应头,可以进行地势侦测,同时,还可以进行物资投送、投弹灭火。“把四大功能结合在一起,由一架无人机来完成,这将大大提升应急灾害的恢复能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春霞/文 吴恺/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