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演了160多场,最火独脚戏是怎样炼成的?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在著名滑稽演员毛猛达看来,独脚戏要取得成功,一是演员的扎实演绎,二是对生活的充分呈现。从2018年以来,毛猛达和老搭档沈荣海共同推出的独脚戏专场《石库门的笑声》已经演出160余场,并将在9月于兰心大戏院迎来6岁生日。这堪称“一个曲艺剧种的现象级演出”是怎样炼成的?
独脚戏又被认为是用沪语讲的相声,舞台极其简洁,演员是无可争议的核心。在毛猛达看来,独脚戏因为外部包装比较少,所以十分考验演员的素质和水准。“独脚戏大多两人搭档,有时甚至是单口,演员之间难以互相借力,因此说、学、做、唱的功底在台上一览无余。”
据考证,独脚戏兴盛于1920年前后。“滑稽三大家”王无能、江笑笑、刘春山博采众长,吸收多种艺术形式,推动独脚戏成为独立的曲种。在滑稽泰斗姚慕双和周柏春时期,独脚戏的创作达到了一个高峰,诞生了如《学英语》《宁波音乐家》《新老法结婚》等名段。而毛猛达和沈荣海搭档演独脚戏也有几十年历史了,扎实的功底、默契的配合,成为上海独脚戏的一块金字招牌。
毛猛达和沈荣海演滑稽戏也有四五十年了,就表演水准而言,两人确实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而始终秉承着“艺比天大”的理念,也让人对这两位艺术家肃然起敬。去年10月,沈荣海骑着电动车上街,遭遇车祸,断了三根肋骨。7天后,他在杭州登台,晚上7点半演出,6点半化妆,多了一道“流程”——吞止痛片、打封闭针。说起这段让人“吓掉魂”的经历,沈荣海笑说:“‘倒’在台上光荣。”
近年一批沪语脱口秀相当火爆,有的演出几乎到了一票难求的地步。在毛猛达看来,脱口秀之所以受欢迎,就是因为演员说的是观众的日常,讲的是观众的心情。扎根生活,这是无论脱口秀还是独脚戏都必须要遵循的创作准则。“从前辈的创作中就可以看到,独脚戏一定是紧紧跟随潮流的,与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有的时候白天发生的新闻,晚上在演出中就要唱出来。”毛猛达说,“生活是表演的灵感富矿,演员要无时无刻吸收新鲜事物,从中提取适合在舞台上演绎的内容,创作始终在路上。”也因为贴近生活,《石库门的笑声》备受观众追捧。剧组做过统计,一场演出平均能够让观众笑500多次,有时还能达到700多次。
内容的推陈出新维持着《石库门的笑声》的热度,相较首演版本,如今70%的内容都是新的。不走套路、不炒冷饭,随着时间推移,《石库门的笑声》的观众年龄分布越来越宽,从最初前来怀旧的50、60后,到如今80、90后甚至00后也走进了剧场。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