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租房进校园,切实解决大学毕业生急难愁盼
2024-07-04 青年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林千惠

租房,历来对应届毕业生而言是一个大问题。和中介推拉,与房东讨价还价,遭遇“二房东”“串串房”,“踩坑”“避雷”无数,才能找到勉强合意的房子。为保障青年安居,上海政府持续推出一系列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助力解决刚踏入社会的新人们的问题。各项租房补贴、人才认定等政策优惠,纷至沓来。当保租房迈入校园,学生们的租房体验能否真正得到提升?

  青年安居难,保租房为社会新人助力  

“房子环境很不行,墙很脏,都掉皮了。”已定下工作的上大毕业生小邹近日锁定公司附近,和中介连跑几天看房子,体验是很不满意。房子价格昂贵不说,还都是“老破小”,观感糟糕。而忙着在租房软件上“刷”房子的小李也同样泄气,抱怨说:“我想找个好点的房子,一个人住,小区环境好一些,但在自如上,这种房源一般5000元起,再加上管家费,大概6000出头,根本负担不起。”

通勤距离、居住环境、配套设施、安全情况,再加上有限的预算,他们发觉,很难找到合意的居室。而这恐怕是许多初次租房的应届毕业生面临的困境:满足居住基本条件之外,还想要宜居、安居,可谓难上加难。

为助力解决“找房难”的年轻人们的难题,2024年,上海市政府相关部门联合相关高校、企业,面向应届毕业生推出高校毕业生安居保障专项活动,以30余个保租房项目,3000余套保障性租赁住房向租房一族提供直接补给。

“近几年落实国家要求,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市房管局团委负责人介绍说。由政府引导、企业建设筹措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在安全性上有所保障。而直接的房源,也意味着青年们无需寻找市场中介,付出中介费。考虑到了青年们选房的多样性, 提供的房源项目也多类。

为配合应届生步调,三月春招时节,上海市房管部门便开始与教委等部门沟通,将保租房项目推介与招聘会结合,积极向应届生介绍和宣传。五月至六月开展的“保租房进校园”活动,则走进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同济大学、上海海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四所高校开展系列专场活动,为即将迈向社会的大学生们带来各类房源信息。

实际上,专项活动自2022年开展第一季。2024年,是保租房进校园活动最贴近毕业生的一年。比如时间上,今年迎合毕业生需求,特意调整为毕业季时间段。形式上,面对毕业生,采用“4+N”的宣传活动模式,即在四所高校为区域中心,开展“1场政策讲座+1场供需对接展会”的专场活动,面对其他有需求的高校,则采取了讲座等不定形式推广。

同时,选取的四所高校,则都是在不同行政区,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在松江区,同济大学为杨浦区,上海海事大学是在临港新片区,华东师范大学为闵行区,力求覆盖更全高校聚集区域。“同济这场,我们邀请了区房管局、人才工作局来讲解人才政策。”杨浦区相关部门介绍。供需对接展会上,不仅邀请相关政府单位讲解政策,如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区政策讲座时,黄浦、徐汇、长宁、闵行人才部门来解读各自区域的安居政策,还重点推出保租房项目展位,让毕业生们有更多选择的可能。此外,“保租房进校园”活动不仅旨在为人才提供安心的居所,还为青年们带来多项人才服务。相应的人才住房补贴、居住证办理、公积金提取等政策服务介绍,都和保租房项目一起进了校园,为踏入社会的新人们助力。

  应届生现场感受,实在利好政策受热捧  

政策虽好,实际情况如何呢?5月31日,“保租房进校园”活动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举行,记者也来到现场探访。不少保租房项目纷纷在校内学生之家C楼外驻扎,展开宣传。而相关区政府部门也驻扎于此,以发放小册子的形式,介绍本区的安居政策。走入政策讲座,浦江公园微领地青年社区、虹桥人才公寓、华润有巢等,正向学生们介绍项目详情。“我们主要是以一室户为主,满足新青年和新市民刚来到上海解决住宿问题的关键点。”虹桥人才公寓项目介绍者娓娓道来,“我们是一房一价,均价的备案价在2700元左右。”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的张功洋同学正是被虹桥人才公寓吸引的学生之一。尽管目前他签约的学校可以提供二人宿舍,但他偏好独居,更希望能在外找到满意的出租房。不过,在租房市场上接触到的房源大多不满足他的需求:“我以前租的是一个老小区,隔音真的太差了,而且小区里有很多老年人,休息时间不一致,我天天早上被他们吵醒。还有老小区很多设施很老,想运动一下,或者做些什么,都没有这种配套。”

相比之下,保租房展示了一种新的可能。他注意到,在介绍会上,虹桥人才公寓装潢设施审美年轻化,还将小区划分为住宿、运动、休息等不同区域,分隔较为明确。“我以后的工作是老师,我能有比较安静的环境备课,也有健身设施,想运动,在社区内就可以满足。”在解决他的不同需求的同时,也不会像以前的租房环境那样相互干扰。此外,让张功洋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保租房可以“拎包入住”,这代表设施设备完好,维修技术有专门负责人,不用自己费神。

“它整个配套其实挺好的,整个设施周边的居住环境,区域的划分,房子的装修,看起来都是蛮不错的。”韩周宏也和张功洋一个想法。她已有一段租房经验,希望在浦东新区有个自己的小窝,最近也在不断地跑新楼盘,了解租房市场。详细对比后,她感觉保租房略低于租房市场普通租房价格,同时作为项目制的保租房,环境更佳,治安也更让人放心。

当然,对应届毕业生而言,最为心动的还是住房补贴。只要满足人才标准,在租房后可以由个人或单位向政府申请住房补贴。“我看到有个区的人才政策很吸引人,最长是60个月的住房补贴,一个月1000元,我觉得很实惠,其实确实是能够帮助到刚毕业的学生。”哲学系的毕业生袁满说道。而同样引起毕业生们关注的还有专门针对应届生的相关优惠。现场许多保租房价格达到九折甚至是八八折,还有些企业不采用租房市场采用的押一付三,而是押一付一形式,对还没有太多积蓄的他们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

“政府政策上面会有支持,比如说项目新开业,前期选房的时候,按照配租规则,会最先联系应届生,他们可以选到最低价的一个房源。”上海建信住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部门负责人谢仁程解释道,“保租房的价格也是有评估和备案的,包括租金上涨也是有稳健政策要求,不能够随便涨租金,也不准收取管理费。对刚刚进社会没有什么租房经验的大学生,我们还是会进行很好地保护的。”

不过,毕业生们也有些疑虑。上海师范大学毕业生刘宇特意前来听讲座,听完政策讲解以后很是心动,但有些担心卫生问题:“这些房子看上去都挺新的,但有些东西去现场实地才能看出来,像是墙面,我担心有甲醛问题之类的。”而韩周宏则疑虑,保租房申请和人才补贴申请是否能按时处理,又需要多久才能通过申请。“我也许半天之内就可以凑齐材料,但我比较担心的一点是我们申请去排队,大概多久能申请到?比如我申请了两三年都没有给我批下来,那时效性都过了,我不算应届生了怎么办?”

针对卫生问题,谢仁程解释说,目前保租房项目建造和验收都有相应的规范标准,“我们作为运营方,很在意声誉风险,会去做甲醛检测和甲醛治理,这方面基本上都是没什么问题的。”同时,她还告诉记者,集中式新建保租房通常是以社区的形式进行管理,在运营项目时会检查消防和监控,安全方面能得到保障。

“审批的话都很快的,相关材料交上去,五六天内就能得到答复结果,不可能拖那么久。”对于韩周宏的担心,房管部门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为满怀期待的毕业生们喂下一颗“定心丸”。

  线上+线下简便流程,助力青年轻松筑就安居梦  

据了解,五月进行的“保租房进校园”四场线下活动共约1.01万人次接受咨询,约2700名应届毕业生与保租房项目企业在现场达成租赁意向,而于6月9日正式结束申请的微信小程序“保租房进校园”毕业生访问量近5万人次。张功洋、袁满、韩周宏都告诉记者,他们都已自行了解过保租房线下和线上的申请方式。

“我觉得流程是比较清楚的,而且方便,可以线上办,也可以线下了解签约。还有我看了一下,我以前租房的时候可能要有很多材料,得跑很多地方,像办居住证等,但这个它可以协办居住证,而且是线上申请就可以,简化了很多流程。”张功洋讨论说。

为了解流程是否简便,记者也拿起了手机,实际操作了一番。应届生需要进入“保租房进校园”小程序,输入自己的实名信息进行登录,便可按照区域或地铁寻找保租房房源。每个保租房项目会有详细的项目介绍,包括交通、装修和生活配套,以及水电收费标准等。如看到心仪房源,学生可对房源进行收藏,或直接预申请。同时,小程序内还附上各个保租房项目的咨询电话,学生可拨打进行询问。记者随机拨打了微领地浦江公园社区的联系电话,工作人员对房源进行了详细介绍,并表示可以到实地看房了解。

为了进一步体验,记者与毕业生小李一起,对保租房项目进行了现场走访。记者随小李来到一家位于宝山区淞湾路的保租房。来到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先对小李的“保租房进校园”小程序的预申请进行了核验证实。“因为这是面向应届生的优惠政策。我们得核验。我们签约的话,需要你有三方协议,或有正式的劳动合同。”工作人员科普说,“如果没有找到工作,你当然也可以申请,不过居住期限是半年。”她也表示,保租房是全年都有,毕业季过后有需求的人也可进行申请,但相对来说缺少一定的优惠力度。

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保租房以一室一厅的户型为主,面积是60平方米,价格区间在4000到5000元左右。她带领小李和记者乘坐电梯,前往公寓内部。记者发现,房间整体宽敞明亮,装潢风格简洁,各类家具大如餐桌、衣柜,小如床垫等都一应俱全,洗衣机、冰箱等家电也都已为住宿者配齐。厨房采用燃气灶,可以烧饭做菜,用水用电也都是民用标准。工作人员还透露,所用家具都是从宜家进行采购的,贴合年轻人喜好。而关于社区环境,她表示,目前有菜鸟驿站、健身房、自习室等,为年轻人满足生活需求。

而记者接下来走访的杨浦区一家保租房项目则以一户型为主,价格在3000元至5000元不等。记者和小李参观了面积为33平方米的居室,空间虽小,但家电俱全,装修也简洁、大方。“挺好看的,而且它设计的衣柜能装很多东西,不会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的。”小李对保租房自带的大容量衣柜很是满意,它考虑到年轻人搬家收纳的需求,在集体宿舍时,一般空间容量不会这么大。

进行多方对比后,小李决定签约其中一家保租房。工作人员便指引她下载“随申办市民云”,在“随申办”的“保障性租赁住房服务”中办理手续,根据要求一步步提交相关材料,进行合同签约,网签备案。整个流程下来不过半小时。

记者问起小李的感受,小李表示:“整体来说不复杂,合同意思都很清楚,没什么弯弯绕绕。”签约过程中,小李再三向对方询问一些租房问题,她最关心的是物业管理费问题。“不会收缴多余的物业管理费。”得到明确的回复后,小李也算放下了心结。这与她的实际经历也有关,在某租房软件租房的话,她发现每月都需要出一定金额的管理费,一年下来,数额约上千元。完成签约后,小李还得到抽奖机会,抽中充电宝。“如果需要协办居住证的话,我们这里也是可以的。”临走前,工作人员还提醒小李说。

“租房的话,其实最重要的就是两个东西,住的舒服不舒服,还有价格合不合适,这两个满足了,其他的就没什么。”记者又与住进保租房的租客小王进行了沟通,了解他的实际居住体验。他是去年尝鲜保租房,眼下已居住一年左右。综合下来,小王愿意给自己保租房的体验打高分。“安全性挺好的,快递比较方便,晚上想运动一下走几步就到社区健身房了。”他强调,体验感最佳的其实是社区楼下有超市和药房,想买东西不用叫外卖,生病了马上到药房买个药就行。此外,保租房服务也很好,他的洗衣机曾坏过一次,原以为要花钱,结果直接在社区App上申请就可报修,第二天就有师傅上门,方便快捷而且免费。眼下他更愿意将自己一居室的出租屋称之为自己的家。闲暇时刻,他会在厨房用电磁炉做个菜,在阳台上坐着休息一阵,十分惬意。

经过实际走访,整体来看,保租房申请流程简便,而实际环境也不错,能为青年们提供安居之所。“未来几年,我们会持续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进校园活动。”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说。上海作为人才高地建设,每年应届毕业生规模较大。在未来,将努力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更加深入高校、深入人才,更全面地了解对接青年人居住需求,优化线上线下结合的供需对接方式,不断加大人才安居服务保障力度,把保租房进校园作为服务青年人起步成长和保障青年人安居乐业的品牌活动持续办好,汇聚更多优秀青年人才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林千惠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