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好安全知识,收获“暑”不尽的快乐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实习生 沈诗怡/文 常鑫/图、视频
参观消防车,学着使用消防水枪,化身“地铁安全小达人”,了解地铁安全知识……今年长宁区小学生爱心暑托班在全区10个街道共开设26个办班点。“安全”是暑托班的关键,各街镇办班点纷纷开展特色活动,聚焦消防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等,让学生们度过一个快乐不简单的暑假。
※ 安全游园会,安全自护记于心 ※
“如果发生火灾了我们应该怎么做?有没有同学上来演示一下?”天山消防救援站的消防员们正在为天山路街道小学生爱心暑托班的学生们科普消防安全知识。今年,天山路街道“追光少年‘暑’你行”小学生爱心暑托班共有3个班级,以“安全游园会”为主题,带学生了解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安全常识。
消防车开进了校园,消防员们介绍消防安全的三个环节:报警、逃生、扑救。现场还带来了“实战”中的防灭火头盔、防烟面罩和空气呼吸器等设备,小学生们体验穿戴空气呼吸机,学用消防水枪,当上了“小小消防员”。
暑托班另一群学生成为“地铁安全小达人”,戴上黄色头盔,站在地铁模拟驾驶台前,听从志愿者的讲解,一步步操作地铁发动。他们通过阅读地铁知识的立体书,仔细了解地铁的构造、发动原理和发展历程等。此外,地铁安全教育还通过3D打印受电弓展示,以及智慧基地沙盘模拟体验,让学生们深入学习地铁运营安全知识。
“未知链接不点击、网上诱惑有陷阱、个人信息不外泄,全民反诈你我同行……”另一个班里,东华大学携手团长宁区委打造的爱心暑托班“时尚普法”系列精品活动开启了首讲。
“你好,可以给我换点现金吗?我微信转你。”“小朋友们,我要给她吗?”站在台上绘声绘色表演的是来自东华大学“崇德尚法护花开,与法‘童’行向未来”实践团成员,他们运用自己的法学专业编排了三场情景剧,扮演起老爷爷、小学生、警察、诈骗犯等角色,通过四个场景的生动演绎和巧妙切换,以身示范、以案普法,将“法”的概念深深地烙印在孩子们的心中。“看到小朋友专注思考、踊跃发言,书本中的法学知识和法律小常识应该进入了他们的脑海中。”担任主讲人的东华大学法学专业学生俞珂颖说。作为法学青年,她觉得应当做新时代的“护苗人”,通过爱心暑托班的普法小课堂播下法治种子,让小朋友们在这个假期里与法同行。
天山路街道团工委介绍,爱心暑托班延续“追光少年IN天山”品牌项目,围绕“信仰之光”“成长之光”“治理之光”“自护之光”“活力之光”五大板块设计了活动,开班首日的“安全游园会”就是“五光”系列活动的首发内容,既为学生们扣好安全教育的“第一粒扣子”,也为精彩暑期生活保驾护航。
※ 形成长宁“限定”版活动包体系 ※
团长宁区委表示,今年小学生爱心暑托班的安全再升级,采取一系列举措为“爱心”保驾护航。团区委牵头制定了详细的安全管理规定、应急预案和培训内容,统一为学生、教师及志愿者购买意外保险;区教育局在场地方面给予了鼎力支持,并要求各学校办班点积极做好场地安全检查和保障工作;各街镇积极履行办班主体责任,广泛动员辖区单位落实办班资源、设置自主课程设置、协调师资力量;区市场监管局联合团区委在落实小学生爱心暑托班就餐食品安全管理规范指引,全方位确保食品安全。
活动方面,除了天山路街道的爱心暑托班举办“安全游园会”,在北新泾街道的爱心暑托班上,长宁公安分局交警支队的民警为学生们送上了好玩、有趣、实用的交通安全体验活动。民警设置了多个互动环节,邀请学生上台参与,体会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安全出行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新华路街道则围绕“对弈我来赛”“非遗我传承”“健康我行动”“阅读我快乐”四大主题开展了特色活动,来自派出所、市场监督管理所、街道平安办公室的老师们,带领学生学习安全自护、交通安全、食品卫生等方面的安全常识。
除了“安全第一课”,长宁区小学生爱心暑托班的活动也再次升级。据悉,区委政法委、区公安分局、文旅局、体育局、科协、消防救援支队等单位积极参与活动配送,全区将配送1500余节次活动,形成了涵盖童心向党、非遗体验、科普互动、强健体魄、成长导航在内的长宁“限定”版活动包体系。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 实习生 沈诗怡/文 常鑫/图、视频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