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著不缺科幻元素,“夏日读书季”为读者打开一扇窗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科幻小说不是纯粹的舶来品,起码在研究科幻史的学者陈俊看来,中国的《山海经》,甚至《桃花源记》里面就有科幻元素。陈俊今天的讲座也拉开了行知读书会“夏日读书季”的序幕。
近年科幻很热,《流浪地球》等影片点燃了人们的科幻热情。说到科幻,人们一般将《吉尔伽美什史诗》《荷马史诗》《真实的故事》等国外经典作为科幻的起源。尤其是公元2世纪古罗马时期诞生的《真实的故事》,讲述了从地球前往月球的旅程,这被认为是一部幻想领域的开天辟地之作。
但是在陈俊看来,中国人从来就不缺科学幻想。《山海经》记载了许多奇妙生物和神话传说,如九尾狐、三目人等,为后世科幻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庄周梦蝶的故事是对人类认知世界的探讨,对后世赛博空间设想或有启发,为科幻创作提供了哲学基础;偃师造人的故事展示了古代人对人造人、机器人的想象;《桃花源记》则可以视作中国古代幻想文学。
科幻世界最新推出《世界科幻史:一场漫画奇旅》一书,通过直观、有趣的解读,配以生动的漫画,为科幻爱好者们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这本书也给了中国科幻文学应有的位置。在陈俊看来,中国人提供的东方科幻想象,推动了世界科幻向前迈进。
在讲座中,陈俊还为大家总结了何谓科幻文学的“超元跃迁”。他说,元宇宙带动了互联网次世代的想象热潮,元本身具有交互属性(元电影、元小说)及维度(次元)含义,跃迁用于描述一种跳跃式变化,科幻文化发展随着技术爆炸及社会变革很可能将既有内核的承继,又有载体和形式的突破式变化。
此次“夏日读书季”预备每两周举行一次,每一次讲座的内容都是青少年读者比较关心的话题,比如科幻和阅读。主办方告诉记者,“夏日读书季”真正做到从读者出发,将在读者的暑期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