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发现|网络数学课热度高,这届年轻人竟对数学“宠爱有加”?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林千惠
游戏、小说或短视频流行走红,这在互联网上已是屡见不鲜,但如果是数学课呢?从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到其他各类数学科目,这些常年在课堂上难倒一大堆考生的课程,在网络上悄然走红,热度居高不下,这届年轻人爱上网络学数学了吗?
数学热潮为何刮过网络?
最近,网络数学课在年轻人间悄然走红,热度不断上升。6月26日,B站官方公布2022年00后入站用户观看量最高的10个视频,《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门数学课程赫然在列,占据00后观看量榜单前三名宝座。其中,《高等数学》课程播放量高达1.6亿,而点开评论区,将近7万条评论热烈讨论。在抖音上,数学课程受欢迎程度也不容小觑。高等数学相关标签播放量达12.5亿次,线性代数为1.8亿次,“利用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求极限”“洛必达法则求极限”……标签下面,这些数学知识短视频都获得几万点赞量,而评论区是学生们对数学的热烈讨论。
为什么网络数学课热度不断上升?近年来,我国在线教育使用水平和规模都不断提升。2020年,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报告显示,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到3.81亿,手机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到3.77亿。2024年2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则发布《全球数字教育发展指数》,其中显示,中国通过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指数排名从24位跃至第9位。
2019年以来,B站逐步上线了课程功能,如“知识区”等,推出付费课程功能,而在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大会上,B站CEO公布数据,5月有超过7855万用户在B站学习,占月活用户的约35%。2023年,抖音发布数据报告,称抖音高校直播共21103场,场次同比提升46%,观看用户超9500万人。2024年,教育部在2024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介绍,经过十年建设,中国慕课已上线超过7.68万门,服务国内12.77亿人次的学习。
“在线教育普及了,然后线上学习课程的意识也提升了,很多科目大家都开始会在网络上学。然后在此基础上,我觉得应该是数学相对来说难度较大,在大家意识到网络有地方可以学习,网络的学习空间越来越大的时候,这一难住大家的科目,也就自然而然受到了特别多的关注。”一名线上平台数学付费课程的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说。
哪些年轻人有需求?
那么,有哪些年轻人会热衷于线上学数学呢?“当你带着扎实的矩阵功底去接触线性空间的时候,你会很快感受到代数学具体抽象再具体的魅力。”对数学的兴趣,驱使了一部分年轻人自觉地走向网络数学课。B站2022年上传的“麻省理工MIT线性代数”全英语课程拥有431.1万播放量,在评论区里,网友“啊喔鹅衣乌语”发长帖道来了数学的魅力。评论区里满是课程翻译和学习笔记,不少同学就数学内容和自己困惑的地方展开讨论。零空间矩阵、行列式代表体积等专业名词,在他们的留言里频繁出现。“相对来说,线下不一定有那么多人喜欢学数学,也没有这么好的资源,像网上看课还有对老师的测评。”计算机系的小宋告诉记者,“而且网上的话大家可以聚在一起,一起讨论。”
而另一部分线上学习数学需求,则是来自有考试目标的学生群体。张斯斯是文科专业的大二学生,她自感很难跟上线下老师的数学课的节奏,为避免期末考试挂科,在学姐学长的建议下,她开始自学数学网课。同样,05后高二生李红也是如此,“我对数学是有兴趣的。”她表示。但在日常上课过程中,她经常会弄不清一些知识点,数学一直在及格线左右徘徊。为了提升数学成绩,应对即将到来的高考,从三月底开始,放学以后,李红会自己在家里“开小灶”,上B站看网络数学课。在看课过程中,她逐渐发现了自己喜欢的教学模式:“我喜欢的老师类型是有亲和力的,一般视频开头会进行章节知识性的梳理,把知识脉络理清楚,然后再逐一击破。”
李红的数学笔记
此外,亦有线下上课需求得不到满足的年轻人。19岁土木工程专业的大一学生梅梅被学校授课老师的口音问题困扰:“学校老师讲话口音太重了,听不懂。”再加上数学是大课,上课人数多至八九十人,更加影响听课体验,权衡之下,她求助于线上数学课程,结果就此打开了数学学习的大门。来自各个高校、各种类型的老师,都令她耳目一新。目前,她的B站学习库已收集了框框、宋浩、孔祥仁等数学老师,令她受益颇多:“框框老师的二重三重积分讲得很系统,宋浩老师讲的章节没有太突出的,但整体上质量很好。”
梅梅的数学笔记
线上数学课,有益处亦有缺憾
在李红看来,网络数学课的优点就在于“不需要做特别多的铺垫”,可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不同视频进行学习。她的统计概率比较弱,因此她选择B站擅长该方面的“一数”老师。同时,网上看课相比线下,更节约时间成本,能快速捕捉教学信息:“网上看课的话还是比较有取舍,大概知道自己哪里不会就直接去看,也可以根据你想要的部分去调进度条,这样对于信息能进行最快的捕捉,线下上课你可能就需要老师从头讲起。”而梅梅告诉记者,不用担心错过上课内容,听不懂可以重新听,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老师,这些都是网络数学课的优点,它为学生们提供了另一条更方便学习数学的渠道。
“自主学习意味着学生需要自己把控学习节奏、筛选学习资源、监控学习进度等。可以锻炼学生的自驱力、搜集能力、毅力等,我认为这是一个值得倡导的学习方式。”“覃覃Jenny”是一名独立老师,在小红书上传过许多录制课视频,她认为线上学习数学课程对学生们很有帮助。不过,她也表示,线上学习毕竟需要学生有较好的自我管理和学习能力,相比面对面课程,线上课堂氛围也有所欠缺。
作为学生的李红也感觉到,网上的数学课因为是录制的视频,学生和老师的互动感极低。听课过程中,她只能听、跟着做笔记,但要是线下上课,老师就会带着做题,现学现用,效果好很多。有的时候,她网上听数学课会跟不上:“我开着弹幕听,因为我怕老师哪个地方计算错误,但是我看不出来,然后弹幕会分掉一部分的注意力。”在这种情况下,她没听懂,只能反复暂停,自己思考。再像有时候她感觉到老师为了省时间,步骤推得过快,直接从第一步推到第五步的答案,没有中间详细推的步骤,自己再去运用的时候就不太会。
此外,线上数学课程通常不成体系化。“每个学校用的教材不一样,有的老师缺少一些章节,不同老师擅长的章节也不一样。”梅梅告诉记者,因此她经常会在多个老师之间辗转,而不是在一个老师门下学习完所有章节。在她看来,有些网络上的数学课老师更像是带她“入门”数学这门学科。至于更个性化的解答,则需要线下老师进一步解答。这也是李红的看法,她表示,线上学习数学时间成本更低,如果单纯为了短时间内提分,线上学习能得到较好的成果,但是如果从整个高中学习生涯而言,想要进行系统性的复习,还是得跟着线下的老师进行,她将之形容为学数学“一步一步的成就感”。“我觉得还是以线下教学为主,那是主要接受知识的阵地,线上更多是一个补充吧。”
同时,许多人在网上学习数学课并非长期学习,张斯斯便告诉记者:“因为我的专业对数学要求不高,对数学也不是很感兴趣,所以就是起到一个短期应急的作用。”大二广告学的学生小张也表示,作为文科生,他们专业要求大一上学期必须学习高数,但高数实际上和本专业教学内容关系不大,所以他也并不重视这门课,只在考前一周紧急看课,能应付考试就行。
网络拓宽学习边界,应不仅为考试而学
对于网络数学课在年轻人间走红,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其实在以往,就有不少学生在网络上学习。“很多人把网络当成娱乐的工具,甚至有的人是沉迷于网络,但网络本来就是双刃剑,关键是你怎么用好网络,如果说你以积极的态度用网络去学习,那么网上就有很多的学习资源可以给到你。”
他认为,对于那些喜爱钻研数学的人而言,网络是很好的拓宽个人学习资源的方式,网络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给予个人多样的学习资源。而数学的资源获取渠道相对来说,在网上又比其他学科更集中一些。“现在是学习社会,个人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以及自己对未来的发展要求,在网上根据信息,进行自我的学习,学数学、音乐或美术都很好,根据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就好。”
关于学生们为了考试需求而在网上学习数学课的现象,熊丙奇认为也不难以理解。许多学生因为平时考试或是考研等考核需要学习,而在线下,其需求又难以得到满足,便会转到线上去挑选不错的网上公开课。但他表示,学生如只是为了短期突击通过考核,考核通过后便将科目放到一边,其实难以培养起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在他看来,突击学习的本质,是和学校的考核方式有关,学生们只不过采用了相对应的学习方式。
他建议,学校可以在平时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评价,减少和避免学生为了获得考试分数,临时进行突击学习的现象,通过平时成绩、综合作业训练等帮助学生能真正得到数学学习的训练。“你不是以一次考试作为评价学生的最主要的依据,自然而然,学生也不可能采取这种临时抱佛脚的方式来对待这种学习了。”他表示。
青年报·青春上海见习记者 林千惠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