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扮演+任务演进,原创沉浸式党课《新路》首次公测
2024-07-18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图

“主任来了啊!我和婆婆之间是有点小问题……”在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沉浸式展项《典当弄》里,青年党员安小姐头顶卷发筒,角色扮演和婆婆有矛盾的居民吴女士。来完成任务的程先生成了矛盾调解的居委会主任。

7月18日,以“凝聚力工程”真实故事为原型的原创沉浸式党课《新路》迎来首次公测,参与的14名党员来自徐家汇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角色扮演、剧本演绎、任务演进,6个不同场景不同故事,亲身感受在不同年代,基层干部是如何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不断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方法。

  ◆  6个不同场景演绎“凝聚力工程”  ◆  

在“凝聚力工程”31周年之际,一群年轻的社区干部来到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学习参观,可当走进博物馆大门后,他们却被时光隧道带回到了过去三十多年间不同的时间角落……7月18日,徐家汇经济发展有限公司党支部14名党员开启了沉浸式党课《新路》的首次公测。  

博物馆调研实训部于晓晓介绍,《新路》选取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内6个有代表性的案例,涵盖“凝聚力工程”30多年来的各个重要时间节点,如第一组的角色周老太和患病的儿子并不想因为房子动迁而搬离老房子,需要居委会协调。第二组角色吴女士一家四口蜗居在一间一居室内,她和婆婆总发生口角,也需要街道居委干部参与协调。第四组角色唐小姐是外企白领,和父母住在老小区中,面对停车难的问题。另一个案例中,大型电商公司行政总监王总监所在的楼宇,每天上下班高峰期员工都非常多,电梯少人多,导致公司很多员工迟到,为了改善情况与物业交涉,但也困难重重。

在分组时,6人拿到任务卡完成任务,另8人领到了自己需要扮演的角色材料包,包括一张角色剧本卡,一张人物卡和三张线索卡,还有几枚时间银行货币。安小姐在分组时拿到了吴女士的角色,她的材料包里还有带着卷发筒的假发套。

她的表演区域在沉浸式展项《典当弄》,还原的是20世纪90年代华阳路街道棚户区万航渡路1254弄的生活场景,棚户区区域面积小,人口密度高,作为工薪阶层的吴女士和丈夫、婆婆、儿子挤在一间一居室里。“主任,我和婆婆有点小矛盾,她溺爱孙子呀,我们没法好好教育孩子。她作息也跟我们不一样……”安小姐一边摇着蒲扇,对着前来完成任务的程先生就表演起来。程先生作为居委会主任,要通过完成夹玻璃弹珠、房间找茬等三个小任务,逐步了解吴女士的诉求,帮助她解决因房子小而引起的家庭矛盾。

“居委会的工作琐碎且有难度,居民遇到困难和矛盾时,需要先了解情况,找到矛盾根源。”完成任务后,程先生如此感慨。他觉得,沉浸式党课很有新意,从实际生活中感受如何做好群众工作。“下次想尝试角色扮演,体验不同的角色。”

  ◆  每周开放1-2场供团队预约  ◆  

演绎、体验后,沉浸式课程《新路》还安排了复盘时间,6位完成任务的参与者坐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实景展厅里,交换信息,沟通后做出解决方案,最终在宣誓大厅分享方案和体会。

作为长宁区凝聚力工程学院基层治理培训枢纽平台,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不断完善“参观+”实训体系,沉浸式特色课程《新路》就是最新尝试。作为课程负责人,于晓晓表示,课程设计始于去年,从构思、整理思路,到今年上半年进行内测和修改,工作人员在内测时认真体验,并对角色挑选、剧本修改进行多次讨论。“比如最初的任务线索卡过于简单,于是增加了小游戏来提升沉浸感。”

故事案例选择也有讲究,于晓晓表示,如第五第六组的电梯故事,选取的是发生在金虹桥的真实案例,最后通过楼宇治理议事会顺利解决了白领上班乘坐电梯的问题。材料包里放置的时间银行货币也是“凝聚力工程”中的真实案例。当时小巷总理朱国萍为了让更多居民走出家门互帮互助,建立了志愿服务时间储蓄制,居民参加志愿服务,就像把钱存在银行里,当需要别人服务的时候,不用掏钱,只需要抵掉自己的等值服务时间就可以了。“通过这次沉浸式课程,想让更多人了解凝聚力工程,了解基层党的干部如何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方法。”

随着首次公测结束,博物馆调研实训部还会根据反馈进行修改,今后计划一周开放1-2场供团队预约。同时他们也考虑到沉浸式课程的路线涉及场馆各个部分,担心影响其他团队的参观,“我们后期也会调整,如遇到七一、十一前后会减少场次安排,其他时间多安排一些。”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周胜洁/文、图

编辑:陆天逸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