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企业、科研机构集中签约,崇明打造长三角农业硅谷
2024-07-19 上海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今年国庆,崇明区与上海市农科院共同研发的全新“崇尚”大米有望上市。这也是崇明以科技创新推动生态农业,最终呈现于市民菜篮子中的最新体现。7月18日在崇明召开的“加快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高标准推进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大会上,又一批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和高校与崇明签约,崇明区同时发布长三角农业硅谷支持政策。作为上海最大的农村地区,崇明正在现代农业的新赛道上加速奔跑。

  // 长三角农业硅谷初具形态 //  

近期,上海市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本市农业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明确支持长三角农业硅谷建设,打造创新创业高地。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崇明区委、区政府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提出打造长三角农业硅谷的战略目标,目前长三角农业硅谷已初具形态,汇聚了一批科技型企业,形成了一批尖端技术。

科技创新帮助解决了农业“卡脖子”难题。崇明白山羊是全国重点保护和发展的家畜品种,在崇明白山羊集团万禾基地,上海六骥元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基因组检测、活体采卵、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等现代繁育生物技术,以科技手段实现优秀种质资源遗传水平和群体数量双提升,纯种白山羊数量稀少不再是制约崇明白山羊产业发展的“紧箍咒”。未来,运用体外胚胎繁育技术,一头白山羊母羊5年能产下120胎,味美质优的白山羊肉走入千家万户的餐桌指日可待。

数字化变革也让农业变得更“潮范儿”。硅谷引入的上海微滴科技有限公司新建的高标准设施菜田项目内,可实现温室内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温度、CO2浓度等数据的实时采集,经自主研发的农业智慧系统后台监测,项目基地内蔬菜的生长情况、施肥需求、采摘时间一目了然。以数字技术赋能现代农业,从庄稼汉“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经验主义走向机械化、数字化、个性化发展之路,科技创新为农事生产提供了最优方案。

崇明还在不断引导“本土化”研发。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所长、研究员,上海市水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曹黎明告诉记者,崇明区目前种植水稻27万亩,其中上海市农科院共同培育的品种占到一半,并培育出了崇明本土大米品牌。“今年国庆,我们一个新的‘崇’字头大米品种‘崇尚’就将上市,会比一般的国庆米上市时间更早,外观口感都很好,种植这一品种的水稻田在收割后,冬天可以任意搭配其他品种种植,更有利于农民增收。”曹黎明表示,后续“崇”字号品种大米还将继续打造系列产品。

  // 又一批科技企业集中签约 //  

据介绍,自2023年以来,崇明已累计与80多家优质企业对接洽谈,30多家企业已成功落户,涵盖了国内领先的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合成蛋白等一批新兴企业。更多科创力量还在不断加入,大会上,崇明再次与20多家优质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聚焦种源农业、生物农业、设施农业等关键领域,共同推动相关产业项目落地。

现场签约的同初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尝试用新兴科技助力农业生产的企业。该公司董事长项晓亮告诉记者,通过氢气和水的结合改变水的性质变化,让氢分子通过水被作物、动物吸收,这项科研成果既能让作物、动物不容易生病,还能让作物产量更高,品质更好。

“我们对水稻、番茄、蓝莓等育苗都做了尝试,今年和崇明签约后,还将在更多产业形态上进行深入研究和应用。”项晓亮表示,崇明是上海农业的大基地,生物形态化非常丰富,有利于在不同农业领域开展技术创新。“今天现场也聚集了很多优秀的高科技企业,我认为崇明未来可能会形成一个中国绿色科技农业的高地。”他表示。

作为长三角农业硅谷核心区外溢功能的重要承载空间,高科技农业发展带也是农业硅谷的重要建设内容。会上,长三角农业硅谷高科技农业发展带启动,济洪褐菇生产基地、颖豚优质黄鳝繁育基地、高品质罗氏沼虾设施高效生态养殖基地等12个高科技农业项目集中亮相,总投资近12亿元。预计1-2年将完成项目建设,实现农业科技创新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带动周边农户共同增收。

“我们将着力引育一批产业链条长、产品显示度高、品牌影响力广、带动效益强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崇明区委书记缪京表示。

  // 以“真金白银”助力企业科技创新 //  

“崇明汇集了各种支持政策和人才,有研发源头,有生产企业,我们作为产业链中的一环,在这里能更好地发挥作用。”上海微滴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之兵告诉记者。

此次大会上,崇明发布了长三角农业硅谷支持政策,包括企业入驻、科研试验、成果转化、生产销售、项目扶持、人才保障等各个方面,进一步以“真金白银”助力企业科技创新,为科创企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如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在崇自建研发中心。经认定,获批农业类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企业,给予一次性200万元补贴,获批农业类市级重点实验室的企业,给予一次性100万元补贴。

又如对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人才,最高可给予400万元购房补贴、1200元/月租房补贴、100万元创业补贴等。鼓励人才扎根崇明,部分符合条件的人才在涉农企业工作满足年限后,可直接申办本市常住户口。

以农业硅谷为引领,崇明正积极联动长三角区域的农业高校、科研机构,集聚更多院士、杰青专家力量。会上,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与崇明区人民政府签订了合作协议。由中国工程院马军院士、中国科学院何祖华院士分别领衔的长三角农业硅谷生态农业研究中心和长三角农业硅谷粳稻研究中心,以及潍柴雷沃智慧农业上海崇明研究中心和山东水发农业种源(崇明)研究中心成功揭牌。崇明分别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长三角零碳智慧乡村联盟、南京农业大学等9家科研单位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未来都将成为崇明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智库力量。

上海市农业农村委专门发布了支持长三角农业硅谷建设的重点农业科创课题意向,将通过实施“揭榜挂帅”“赛马”等制度,积极引导科研院校、涉农企业开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长三角农业硅谷建设提供有力支撑。民革上海市委会和崇明区人民政府共同揭牌成立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研究联盟。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晶晶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返回上页 回到首页

青年报社 版权所有

总机:021-61176117 | 广告热线:021-61173717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1-61177819 / 61177827 举报邮箱:services@why.com.cn    测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