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之巅”展拉开了上海暑期展的序幕,“参与感”大幅拉升观众体验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
随着今天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正式对公众开放,上海的暑期展也迎来了高潮。记者注意到,今年的暑期展不仅质量高,而且互动性很强,观众完全可以在轻松的观展中对艺术有所体悟。
限流,“金字塔之巅”展没想象得那么拥挤
今天一早市民金先生就带着女儿来上海博物馆人民广场馆排队了,即将看到“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父女俩很兴奋。“爸爸,那个法老的棺材吓人吗?”女儿问。父亲笑了笑:“这是真正的古代文明,一点也不吓人,有爸爸在。”
金先生告诉记者,他第一时间抢到了“早鸟票”,也很幸运预约到了展览开放第一天的参观名额。“这个展览是无论如何都应该带孩子来看一看的。”金先生说,“但这不是亲子展,因为我们成年人也可以在展览中学到很多。”
虽然门口排了长队,但展厅里人不算多,现场井然有序。这是因为上博采取了限流的措施。上海博物馆馆长褚晓波说,面对高涨的参观热情,上海博物馆在确保场馆安全和参观秩序的前提下,采取了严格的人流限制措施。白天接待量控制在8000人,夜场则控制在4000人,日最大承载量达到1.2万人次。
除了实体文物展,在上博开设的“全宇宙展厅”同样吸引了不少眼球。在这里举行的“消失的法老:胡夫金字塔沉浸式探索体验展”,让观众在45分钟的沉浸式探索体验过程中不仅可以近距离了解金字塔的内部构造和历史脉络,还能够探索从未向公众开放的区域,甚至穿越到4500年前,揭开古埃及文明神秘的面纱。
此次展览的文创也销售火爆。记者看到,为了这个展览,上博文创共开发了1000多款文创产品,有首饰、摆件、玩偶、冰箱贴、帆布包、茶杯、丝巾、护照本和冷饮等。其中,光冰箱贴就有多达近200种。50元以下的文创产品占比47%。
画中猫,思南书局举行宠物绘画展
这个夏季上海文化场馆流行撸猫,思南书局也是。只不过思南书局这次来的是一只画中猫,毛茸茸的乖巧可人的形象让读者不由生出怜爱之情。而为了配合这个“召唤——IKKY的异世界小伙伴”展览,思南书局还精心组织了一场动物图书展,一批动物主题图书集中亮相。
现居于上海的艺术家IKKY擅长珍奇异兽的细腻刻画,在其笔下,那些小动物,无论是凶猛的还是可爱的,无不色彩鲜艳缤纷,散发着一种扑面而来的温暖。而这次IKKY带到思南书局的橘猫则更是如此。IKKY以对小动物的喜爱与敏锐的艺术触觉,创作了令人耳目一新的“Furry Family(福瑞家族)”系列。
每一个小动物都根据IKKY的想象,被赋予椭圆形、三角形、星形等各种异形图案。不同的形状,赋予了作品全新的视觉体验和情感深度。艺术家希望通过本次展览,可以开拓人们获取宠物陪伴的方式。用艺术品代替真实宠物的收养,为那些无法拥有真实宠物的人们提供一种新的陪伴形式。
展览现场,读者还能看到思南书局配合展览精选的动物主题书籍,《时间熊,镜子虎和看不见的小猫》《想象动物志》等书籍,让文字与插画拓宽读者对动物,甚至奇幻生物的想象。
遇见拿破仑,3D复原古典宫殿
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遇见博物馆·上海馆正在举行“遇见拿破仑:消失的宫殿”展览。本次展览共展出81件(套)来自拿破仑帝国时期三座主要宫殿——杜乐丽宫、圣克卢宫和默东宫的珍贵文物,包括家具、挂毯、地毯、装饰品和绘画,带领观众沉浸式体验法兰西帝国的盛衰,走近拿破仑的传奇人生。
1799年,拿破仑作为第一执政搬进了历史悠久的杜乐丽宫,随后选择圣克卢宫作为他的第二住所,后又将默东宫赠与他的儿子罗马王。可以说,杜乐丽宫、圣克卢宫和默东宫承载了一个时代的荣耀和梦想。
然而,这三座宫殿均毁于1870年至1871年的一系列火灾。幸运的是,一批重要的家具和装饰品在灾难发生前被转移出来,保存在帝国家具管理局,即如今的法国国家家具管理馆的前身,使观众有机会在今天一同探寻那灿烂时代的一角。
今夏,81件(套)幸存的国宝级文物跨越万里,在遇见博物馆·上海馆展出,借助3D手段复原当时场景,带领观众重返200多年前风云激荡的辉煌时代。本次展品中最具历史厚重感的是身带裂痕的拿破仑胸像,它源自第一帝国时期。拿破仑按古罗马皇帝的样式头戴象征军事胜利的桂冠,配饰是其帝国的象征——蜜蜂。此外,拿破仑基金会特别出借的展品布面油画《身着加冕冠服的拿破仑》也十分珍贵。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郦亮/文 常鑫/图
编辑:张红叶
来源:青春上海News—24小时青年报
- 相关推荐